2008年面对市场调整反应速度过慢,管理层对形势估计不足。在商业地产上沉淀的资金过多, 但富力依然有强大的销售团队与成本控制模式。
销 售 富力08年前九个月合同销售为125亿元,努力卖楼效果显现
品 牌 破产传言和股价暴跌给富力打造的“香港上市公司”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企业财务其持有现金仅剩20亿元左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为0.3
企业管理企业过度扩张后的管控危机
社会责任汶川地震捐款达1420万
总分:14分08'地产G30总排名第25名
贴士:抛售富力盈信大厦不成
富力曾和多家外资基金以及广发行接触,试图将富力盈信大厦部分整体出售,但最终因为富力苛刻的付款条件和不肯在价格上让步告吹。富力地产商业地产项目上沉积了大量的资金,不得不试图卖出部分商业物业获取现金。
地产G30

 富力:商业地产梦醒

  文/见习编辑 林向

  已经有15年历史、经历了98金融危机、宏观调控、SARS等各种风浪的李思廉和张力也许未曾想到,富力会在2008年遇到如此之大的压力。

  2008年10月27日,中资地产股风声鹤唳,市场传出该公司周转不灵和涉及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巨亏的传言后,富力地产成为重灾区,其股价一度跌幅达51%。

  直到收市后富力公布高管人员以及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大手增持的消息,富力才止住跌势。

  这一切似乎源自于去年富力为配合回归A股上演的囤地大跃进。2007年一年,富力地产的土地储备增加了46%,总建筑面积达到约2617.1万平方米。仅2007年半年取得的天津、佛山、广州三幅“地王”,富力地产合计要缴付的地价款就达到112亿元之多。

  而一直坚持商业地产导向的富力在商业地产领域沉淀了大量的资金。在寸土寸金的广州新兴CBD珠江新城其拥有的项目就达到10多个。虽然分析人士相信富力的这些黄金地块在若干年之后随着珠江新城的成熟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珠江新城的配套成熟显然仍需时日。至少在消息人士看来,富力在珠江新城的富力君悦大酒店和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目前的经营状况已经举步维艰。

  大肆圈地之后,回A无望与商业地产回收周期过长的双重压力,成为了富力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

  根据2008年富力地产中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底其现金存款仅为20亿元左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为0.3,但其一年到期的短期贷款高达80.73亿元,长期借款也达125.16亿元之巨,这里还不算上其未支付的土地出让金。

  因此,2008年下半年的富力除了疲于应对各种对于其资金链质疑的声音外,还不得不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以度难关。

  首先是11月以来,富力地产相继发布公告,公布公司最新的业况,表示计划通过降价销售、申请发行A股等手段在2009年年底前将净资产负债率降低至80%以下。

  同时,富力高管层还斥巨资增持公司旗下的物业。董事长李思廉、副董事长张力以及张力之子张量分别增持了公司位于北京和广州的两处物业,两笔交易共为富力“输血”1.8亿元。

  此前一直低调的富力高管层也频频在媒体中露面,发表富力的应对之策和鼓吹楼市已经触底的声音,以图挽救其岌岌可危的“实力雄厚的香港上市公司”形象。

  或许,富力的这一系列策略开始初显成效。至少在资本市场上,富力成功止跌,截止2009年1月5日收盘,富力的股价回升到每股9.10元港币,相比2.3元的低点回升近三倍。

  如果真的应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最艰难的时刻还未到来”,我们也许可以想象,富力更严峻的挑战还在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