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湾:营销秀与重构
文/武瑾莹
2008年,星河湾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布局正式宣告完成。
2008年初在广州某次媒体联谊会上,星河湾副总裁梁上燕在介绍公司项目情况的时候,再次正式表示星河湾在上海已有两个项目,即浦东星河湾和上海星河湾。
浦东星河湾就是曾经备受争议的上海花木地块,于2007年国庆前后正式被星河湾收为己有。
而上海星河湾的项目情况则一直不是特别清晰,直到2008年11月13日,上海市闵行区规划局网站上的一则规划公示才揭开了谜底。
原来,星河湾收购了原上海紫都置业的金色紫都项目。据悉,收购时间在2007年底,涉及金额约20亿元。于是,2009年,星河湾在三个城市的项目都会面对消费者。
然而,有金融人士私下透露,星河湾在2008年年中曾找到金融投行,希望能借到10亿元。该人士认为,星河湾借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上海星河湾项目。
但是,这个消息并未得到星河湾的确认,且更多的业内人士相信星河湾的资金不存在太大问题,他们认为星河湾借钱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北京星河湾和广州星河湾目前处在资金回报阶段,而除上海及太原两地之外,星河湾并无太多的发展计划。
但即便如此,2008年,星河湾依旧在紧锣密鼓的为上市做准备,在将宏宇集团正式更名为星河湾地产之后,又将梁上燕召回。
这一次,梁上燕负责的是星河湾品牌的整体营销与推广。
梁上燕上任伊始,便着手于星河湾的品牌、产品与发展区域之间整合,并将这种整合与星河湾的销售对象联系起来。
在梁上燕称之为“跨界营销”的营销过程当中,北京星河湾三期与广州星河湾六期08推出,在原有的销售体系当中,梁上燕开始从个体营销事件上着手重新打造“星河湾”。
从某种程度而言,在黄文仔与梁上燕的所经营的星河湾当中,产品意识依然是主流,更多的时候,人们未曾意识到“星河湾”本身的企业特质,也许重组仅仅是为了适应上市的需要。
·13日博鳌论坛成功开幕 星河湾模式备受关注 09/08/19
·博鳌再现开发商集体唱多 龚方雄警示房地产最先通胀 09/08/19
·美景鸿城喜获“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权威大奖 09/08/19
·2009中国地产风尚大奖颁奖实录 09/08/13
·2009中国地产风尚大奖获奖名单 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