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地:中国商道
文/高丽霞
尽管2008年是房地产的困难年,也尽管金融和能源业务对上海绿地的利润贡献一直都不小,但在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期,绿地集团似乎想增大其房地产业务的份量。
据张玉良透露,2008年绿地集团全年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仍然实现30%的增长。2007年绿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35亿元,盈利超过20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约占集团总体业务量的50%。如此算来,2008年绿地集团的销售收入有400亿元左右。
然而早在08年7月,绿地中期业绩报告出来的时候,张玉良曾表示,08年全年预计完成年初计划的80%。08年上半年,绿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81.77亿元、利润总额1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13%和72.93%,只完成了全年业绩的42%。
张玉良表示,完成全年业绩问题不大,但整个集团业绩能够完成主要得益于房地产以外业务的补充。事实上,金融和能源板块对绿地集团的利润贡献一直很大,且多元化融资也为绿地集团在房地产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流。
在08年中期,张玉良曾表示:“在融资收紧的情况下,我们有三分之一的资金是来自境外银行和信托等的支持。仅最近半个月,绿地就再将引入十几个亿的资金,内资银行在我们二三线城市项目的贷款上也给予了较大的授信额度。”
另外,出让参股企业的股权进行套现也是绿地的一种选择。
1月份,绿地将所持有的东方证券2.77%股份中的1000万股(占总股本的0.3036%)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1.5亿元。
4月14日,绿地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10%股权,挂牌价为3.69亿元。
通过上述股权转让,绿地也因此直接回笼资金5.19亿元。显然,这些资金为绿地集团在房地产业务的扩张助了一臂之力。
事实上,这两年,绿地集团在房地产方面的扩张速度实属罕见。根据绿地的计划,2008年年底进入全国30至40座城市。
仅在2007年10月,绿地就在两天内连续启动东北地区两个项目:投资50亿元的沈阳旧城改造项目,以及投资40亿元的长春南部新城现代服务业项目。而此前,该集团已投资50亿元兴建牡丹江项目。
进入2008年,绿地集团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又在全国范围内新进入5个城市,购地10幅,土地总面积达到4672亩,新增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11月前后,绿地又斥资近7亿元获取上海市青浦区和奉贤区的三幅地块,土地总面积约28.42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8.4万平方米。
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公布的 《2008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显示,绿地集团的储地规模达到4000万平方米。
在张玉良看来,2009年随着各项政策规定的出台实施,市场总体将逐步趋于稳定。同时,土地、资金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大企业掌握资源优势后将实现更大的发展。这或许是绿地集团在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期多元化融资、募集资金然后快速扩张房地产业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