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地产:稳健的巨人
文/武瑾莹
2009年1月5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表示,2008年下半年业绩表现令人满意,整体销售符合市场预期,但中海地产并没有公布具体数字。
作为92年就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公司,其运作能力向来受到业内人士认可,更不用提中海地产的母公司香港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所具有的国企背景,让其发展实力不容小觑。
但就算是这样一个房地产公司,08年还是被卷进了“地王退地”的故事中,成为了诸多被外界揣测会退地的企业之一。
2008年8月初,中海地产在重庆突然爆出了退地传闻。
传言将被退还的土地是中海地产和九龙仓2007年11月9日携手以75亿元竞得重庆南岸区弹子石地块,而这个价格一举使得该地块成为了重庆地王。根据协议,该地块的出让金将分8期支付,在2009年5月30日前全部付清。
据了解,中海地产与九龙仓分别拥有该项目60%和40%的权益。按照规划,该地块最大可建面积约210万平方米,折合楼面地价仅为每平方米3600元。
面对退地的传言,中海重庆公司董事总经理石波云8月13日做出回应,称重庆地王不会退还给政府。
有重庆业内人士认为,依照中海的楼盘价,该项目卖要到8000元/平方米才能盈利,但从现在的重庆市场行情来看,这个价格似乎不太可能。
事实上,对于中海的地价款支付情况,外界有两种推测版本:一是指开发商因为人民币汇款问题,资金迟迟未能到位;二是传言称开发商拖欠缴纳款项是想向地方政府争取更有利条件,以便补偿地价下跌的损失。
在过去的2007年,根据中海已公布的土地储备数量,其合计耗费近150亿元买地;而2008年1-11月,中海地产公告显示新增土地10块,涉及的地价共67亿元。
也就是说,从2008年到2009年,中海需要支付的地价款高达200亿以上,而保利地产2008年全年的销售额也不过如此数字。
根据中海的公告,截止2007年11月30日,中海地产的全年销售额为250.77亿港元。
稳健的财务,是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生死洗礼后的中海对待市场本身的态度,事实上,中海依然是此次房地产市场调整当中表现最为稳健的公司之一。但中海在2008年的系列人事调整搅动了整个华南房地产,尤以广州公司的人员调整为甚,那些曾经在广州中海立下汗马功劳的干将纷纷在2008年离开中海。
·佳兆业败北 深房12亿拍得光明新区地块 09/08/28
·房价高企:资本盛宴的最后狂欢? 09/08/27
·发改委再涨油价? 09/08/27
·碧桂园中报:省内省外 下降与困境 09/08/25
·博鳌专访 季斌:蓝光的思考 0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