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样的话对于任志强已经不合时宜,因为几乎他就没有错过。苦口婆心是他一贯的作风,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风雨无阻,这些年的现实在证明他的言论是正确,这是源于什么?
背景:近来任志强有些遗憾!
任志强:“也许是财经频道的编辑、记者们都对中国房地产这个支柱型产业带有明显的偏见,因此各种评论都几乎一边倒的让人无法理解与原谅,为此我专门接受了财经频道的邀请,去电视台为制片人和编导们做了一次培训,以便他们更了解中国房地产的真相,或至少知道一些专用名词的含义,如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差别,房价收入比的计算规划等,但颇感遗憾的是并不能改变他们敌意的观念。”
其实这也非常正常,媒体毕竟要为大多数人服务。
任志强见过几次,感觉是个很能够融入生活的人,一个能够融入社会的人就必须把问题看清楚,而他越能够看清楚问题说出真话,却不能够被理解,但是我相信他之所以能够引起这样的“热议”支持他的肯定不在少数!
现在在整个言论潮流中真像任志强所说:“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凡是鼓吹高房价不合理、房价一定要跌的言论,就会占领道德制高点,赢得叫好声;而凡是认为房价将继续上涨的言论,就会招来读者和网民的破口大骂,并被斥为开发商的利益代言人。”当然我也成为了代言人。但是,这些年,那些“赢得叫好声”的人已经成为了大众的罪人,因为本来可以买得起房的人,一等待就再也买不起房了。
任志强的言论是在不断的被曲解中一步步被证明是真理,这是为什么?
一、任志强是不用为几斗米折腰的人,给我的感觉就是直来直去,把看到的真实情况告诉大家。
二、他没有唱跌房地产,唱衰经济的人那样的信仰,博取个虚名,他是个商人,为了企业盈利就必须看准大势。
三、任志强是房地产一线人员,他知道中国国人是如何买房子的,他举例说:“从工资性收入看宋丹丹等优秀演员们的月收入仅为2000元左右。如果按工资性收入计算,他们都属于社科院列为85%买不起住房的房价收入比之中。许多私有企业的老板们也同样只领取基本的生活费性质的月工资,但他们可以用企业的名义消费,企业中有他们可支配的财产。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岂是月工资与收入比可以计算的。”这和我亲身观察深圳房地产发展历史得出的结论也是一直的。所有说,中国的问题就是被社科院那些闭门造车加不懂房地产的人给耽误了,有社科院的蓝皮书认为中国85%的家庭买不起房,这是个缺乏现状基础前提的荒谬结论就非常正常。
四、用事实说话,不是说好听的,而是说正确的话。任志强同冯仑都是靠理论加实践,加调研来看待房地产走势的,甚至不惜重金做自己的调查,总结出最前沿的观点,这点是冯仑亲口同我讲的。这些人是干实事的人,不需要虚幻来满足自己。
五、中国处在经济发展初期,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人们手中的前不值钱,但是任志强指出的中国人的买房模式在这些年中被证明是真理。那就是年轻人买房是靠他周围的人的支持实现购买能力,这在深圳的新房销售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那就是很多楼盘的购买者中33岁以下的人占到90%,这些人一定推升房价暴涨。这个论述就能得出“中国人太有钱,房子太便宜。”也如我说的:《房价太低,勤劳的人都能变成懒汉》中提到的一样,房价还是太低,没有把商品房是为富人建房建房体现出来,那些不应该买房的人买房造成房价上涨,另一方面,房价太低,重复购房的可能性加大也推高了房价。
六、目前,中国有很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却被很多无知的人夸大其词。特别是畸形的消费观主导者大家,什么人都想买房、买汽车,从人本身是对的,但是这些都是为有钱人的,那些消费不起的人就喜欢听他们愿意听的,比如房价下跌等不实际的言论,而到了房价真正下跌的时候,比如2007年底、2008年上半年,这些人又不买房,说明那些本来就买不起房的人无论房价如何下跌,他们都买不起,这也说明任志强说的,“为富人盖房”的道理一样。
七、任志强是中国经济的最有力的支持者。“中央经济会议的公报,让种种对政策变化猜测的疑云被吹散了,继续保持稳定与宽松的刺激政策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那些叫喊踩刹车的声音可以休息了。保增长仍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他知道什么能够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任志强与我都是那种看清楚大势,解读大势,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人。他是有社会责任的人。
八、任志强的理论功底深厚,中国的住房市场更典型的反映了这种M型的消费水平(M型的消费水平:日本经济学家之一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的理论基础),也同样形成了M型的供给体系。社会普遍反映的住房高端产品多;天价地催生高档房;低价房外移等都是M型需求导致的供给变化。他把他特有的阅历与理论、经验结合,这样对那些只知道一个方面学术的经济学家易某们来讲是他们所不具备的,所以那些唱跌者的言论就重来没有对过,也害惨了无数人。
九、用数据说话是任志强的特点,这些数据是经过他的分析后得出对大势大正确判断。“4736公顷的供地差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100%完成了土地的供给量,为商品房用地的2倍。加上非商品房住宅用地的面积,可以计算出商品房住房用地在全部住宅建设用地中的比重仅为28.3%,或者说市场中计算出的商品房住房平均销售价格仅为这28.3%的住房销售价格而并非北京市的住宅实际价格。”“一个统计数据100个人也许会有100多种分析结果,以消费结构和收入结构为基础的分析至少比盲目的用平均值计算要合理得多、真实得多。”这样的描述在其博客中比比皆是,任志强的博客更像是社会经济学家的博客。他也就能够得出“房产行业最后复苏,房企破产概率很低”的结论,这个结论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
十、全方位视角观察是任志强的过人之处。任志强一直唱涨,我在2008年唱过跌,但是我很快意识到房地产价格必须预期上涨才能够实现销售,而任志强却是全视角分析,当我也用他的分析方式就很容易得出房价上涨的结论,同时由于供应量不足,需求巨大,暴涨就在所难免。这与政策意愿也是一直的,在抑制房价政策出台后,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消费商品房,导致经济萧条,这绝不是政策制定者需要看到的。这样可以预计,这次抑制政策之后不久,房价还将大幅度上涨。
所以说,现在更多的人的视角过于狭隘,愿意听一些能够实现意淫的话,这些话就是那些唱衰经济的人的口头禅,由于他们信念上的偏见,知识结构没有任志强那样丰富,不能领会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唱跌者用大多数人的善良,阳奉阴违地说些他们愿意听的话,换取唱跌者自己的虚名。
在此,我阐述下我的观点,每次抑制房价之后都会迎来房价的暴涨,这种暴涨会持续3-5年,由于房地产的拉动作用,需求会在二三线城市大量释放,房地产会热10年,由于中国人收入的持续增加,特别是政府保障民生措施的陆续出台,人们的生活质素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房地产会持续上涨30年。
结论,每次阶段下跌(抑制作用)都是够房的好时机。
·中国改革第一村 小岗村往事 10/01/11
·瞭望撰文:拆迁条例“盈利模式” 炮轰任志强 10/01/11
·年度论坛对话(二):4.5万亿“房价”泡沫之辩 10/01/07
·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2009年度论坛现场直播(下) 10/01/07
·钟伟:楼市的拐点在哪里? 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