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幕似乎在重演:据传言,2010年1月份的第1周,全国银行新增贷款超过6000亿,强烈超预期。
人们应该对2008年底到2009年初突然爆发的信贷投放记忆犹新。
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2009年1月份新增贷款为1.62万亿、2月份稍微回落至1.07万亿、3月再次冲高到1.87万亿。
这正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表现。而正是因为这个政策,以及央行向市场投放的天量流动性,使得中国的经济以及一大批即将完蛋的开发企业,吃了“春药”般地生猛了回来,并创造了一个神奇的2009年。
今天这一幕似乎在重演:据传言,2010年1月份的第1周,全国银行新增贷款超过6000亿,强烈超预期。
这似乎不仅仅是要重演2009年初的一幕,而且是要“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这一次涌向市场的流动性带来的后果,却可能与2009年那时不完全一样。
众所周知,到了2009年中,中央政府开始意识到施行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过于激进,并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央行也着手回收流动性。
事实上,温家宝总理在去年12月27日接受新华社的专访时罕见地承认,中央政府在金融风暴突然袭来之时,采取的应对政策和措施并未来得及完善,以至于付出了一些代价。
温家宝总理的原话是:“如果我们信贷保持得更平衡一些,结构更合理一些,规模更适当一些,就会更好。我们年中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且努力加以纠正,下半年的情况有所好转。”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3559亿、8月4104亿、9月5167亿、10月2530亿、11月2948亿。可以看出,到年底的时候,信贷投放已经处于低点。
虽然从信贷投放的一般规律看,年初是银行发放贷款的高峰期,临近年底,该贷出的钱都已经贷出,该完成的指标也已经完成,可以等着收工过年。
因此,到了2010年初,流动性如期爆发,而且趋势符合此前部分经济学家的分析:2009年年底抑制的信贷需求在2010年初得以释放;经济强劲增长增大需求;信贷控制预期倒逼银行加快放款。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两个关键点是:2009年底信贷需求被有效地抑制;而2010年,中央政府将对信贷进行控制,以达到“保持得更平衡一些,结构更合理一些,规模更适当一些”的目标。
这导致即将被收紧的流动性开始狂奔“出逃”,冲向市场。
可以想象,在已经“泛滥”一年的市场再涌入如此多的流动性,比起危机爆发之初已经枯竭的市场如获甘霖般的感觉,不可同日而语,“通胀”的阴影几乎触手可及。
巨量的流动性在过去的一年已经充分地进入了股市与楼市,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直接导致了“地王无数”与“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在中央政府接连出台政策调控“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的时候,在房地产作为投资及投机的作用已经被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时候,更多的流动性将涌向何处?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这一次出台的政策比2008年底颁发的仅仅多了“平稳”两字,但内容已经截然不同。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共五项十一条,其中大量的内容为“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
“国十一条”要求:“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第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严禁对不符合信贷政策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开发项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防止境外‘热钱’冲击我国市场”。
对风光已经一年的房地产市场的“重拳”已经落下,接下来,市场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或许2010年比2009年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