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在天津站广场,看见海河对面的古老建筑灯火辉煌,河上的游船穿行,似乎又回到了民国时期那种繁华似锦的景象。
和谐号真的很快,快到能在30分钟左右就能把你从天津带到北京;
但与和谐号恰恰相反的是,天津这座“古城”并没有像和谐号那么快,似乎总是在步履蹒跚而行;
每次回到这座曾经驻留过的城市,总有一些吸引我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红色的居民楼以及路边水果摊上那个大喇叭播放出的天津口音的叫卖段子;
可能这就是天津的“特色”,但我真的从内心无法理解这种特色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因为那些红色的居民楼简直太陈旧了,这样陈旧的居民楼已经完全与这个城市不相符合,至少从外人对天津的心理定位以及媒体对这座正享受第三次改革春风的城市种种夸耀之词来看,这些红色的地标无非是在抽自己的嘴巴;
但令我感到非常奇怪的是,似乎这种红色的地标总是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因为之前的很多血红色的建筑物在经过一年多的延迟之后,在我重新见到它却都变成了一水的紫红色,对此,我还感到倍感惊奇,以为这全是我离开一年之后的新的建筑成果,询问朋友才知道,这是重新粉刷的结晶,原来一个城市快速变化还可以利用如此便捷的手段,这一点,我的确没有想到,但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能起到根本作用,这一点,估计只有当地人才知道;
目前,我基本上认为一个城市的外来者越多,说明这个城市越发达,可能这是一种谬论,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因为你在深圳一般不容易听出来谁是本地人,相同道理,在广州,上海,北京更是外地人多余本地人;
而在天津,我感受最多的还是本地人要多于外地人,感觉而已,可能是我看到讲天津话的人太多的缘故吧,当然,我对这种极为特色的本地方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从这种特色的方言里面,我感受到了语言这种艺术的独特魅力,否则,水果摊边上的大喇叭播放的叫卖声就不会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改革,似乎是那里再次成为辉煌的唯一途径,那里的人似乎也在期待这样成果的出现,那天晚上我在天津站广场,看见海河对面的古老建筑灯火辉煌,河上的游船穿行,似乎又回到了民国时期那种繁华似锦的景象;
这个城市里的人总爱回忆历史!
·中原地产:0921-0927住宅周报 09/10/11
·北京石景山定向安置房建设加速 09/10/09
·城市思考:我们不要CBD 09/10/09
·中国品牌MOUSE JI入驻巴黎“老佛爷” 09/10/09
·奢侈消费火爆背后的悲情 0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