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香港IPO“入秋” 宝龙“延期”内房股上市退潮

  在宝龙推迟挂牌时间之前,已有数只内房新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后表现低迷。

  观点网 见习生 陈键文 10月6日,宝龙地产公告称,鉴于香港资本市场新股发行方面的波动情况以及公司面向散户发行部分的股份认购不足,计划将首次公开募股筹资规模从6.28亿美元降低至3.53亿美元,而发行价也由原定的每股3.3至4.9港元下调至2.75港元。

  在不得不降价的基础上,宝龙最终确定了在10月14日挂牌上市,比预期的10月9号推迟了数天。

  业内人士分析称,宝龙此举降价延期挂牌上市,折射出香港IPO的前景不容乐观。

  曲折上市

  早在2007年,宝龙地产就积极筹备赴港上市,不但扩大业务范围,而且不断买地储资。2008年5月,宝龙通过了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计划当月底挂牌上市,IPO融资30亿至40亿港元,但是由于2008年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使得宝龙的上市计划被迫延迟。

  彼时,高盛等机构对于宝龙旗下物业资产的预估值在500亿元左右。

  时隔一年多,宝龙地产卷土重来。从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业绩来看,宝龙超预期完成今年的年度销售额40亿的问题应该不大。

  另外,宝龙今年已频繁在二三线新兴城市中心城区拿地,而且由于在部分二三线城市,宝龙多以招商引资名义进入,往往可以获得当地政府的各种支持。况且二三线城市商业成熟度相对较低,宝龙集团在各大城市的宝龙城市广场往往建成后就成为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截至目前,宝龙先后在福建、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14个二、三级城市投资建设了17个商业地产项目,其中在建项目9个,而运营和在建的五星级酒店有5家,计划在5年内发展到12家。据统计,目前宝龙在建商业地产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约400万平方米。

  一系列的举措也充分表明了宝龙的上市决心。但从筹备上市到落实上市,宝龙集团也经历着市场的考验。9月30日晚,宝龙保荐人与宝龙召开紧急会议,双方经商讨后决定减价,并确定延迟上市日期。

  调整

  从宝龙地产的上市情况来看,有业内人士开始对地产企业的上市热潮有所担忧,同时也表示,香港IPO的前景不容乐观,此一轮新股热潮或已经成为过去。

  事实上,在宝龙推迟挂牌时间之前,已有数只内房新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后表现低迷。包括华南城及恒盛地产,均收获了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的成绩。更严重的是,近两周以来,香港股市已有连续5只新股首日“破发”,除华南城和恒盛地产外,还有中国中冶(1618.HK)、中国利郎(1234.HK)和匹克体育(1968.HK)。

  但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宝龙地产此次降价上市是其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对策略。在后市的调整期,宝龙及时果断降价或许会带来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认购。

  从去年的金融风暴对地产股的影响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对企业的上市起着关键的作用。

  事实上,从上年股市直线下滑以来,股市就一直动荡不定。而在今年的6至8月份,全球经济的回暖、中国经济数据的过度走好让投资者都蜂拥至股票市场,把股票市场冲高至过热状态。但在一段冲高后,市场的调整压力加重,投资者在获利后又急促减仓,致使市场迅速下滑。

  而宝龙地产的上市时间正好选在市场调整的时期内,因此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但或许更需要注意的是宝龙之后排期的预备上市房企:目前仍未有明确信息显示,此轮新股热潮逐渐过去后,低潮将持续多长时间。

相关文章

·嘉德置地拟整合百货业在新加坡上市 09/10/09

·观点一周评述:理性对待IPO 09/10/08

·龙舞盛世 宝龙商旅地产独步青岛 09/10/08

·宝龙推迟挂牌 调低IPO至3.53亿美元 09/10/08

·大陆地产股香港上市遭冷遇 09/10/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