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评述:“831大限”5周年反思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8-31 00:38
评论
作为一个已出台5年而且具有深远影响的土地出让政策,今天似乎也到了一个亟需评估与反思的时候,这样或许才有助于我们的下一步的变革。
即将进入九月的广州一如既往的闷热而且多雨,这是一个让人有些烦心的天气,只有在午后或者傍晚的雷雨之后,才能稍微感觉到一丝清凉。
九月,或者说“进入九月前的一天”,对很多人来说都有一种特别的涵义,这些人中包括了学生,也包括了开发商、购房者、投资客等。
有意思的是,近段时间以来显得稍微冷静的楼市,也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积聚能量,即使是闷热糟糕的天气也丝毫不能影响这一切。
众所周知,五月以来楼市的“不和谐”声音也没有停止过,关于“捂盘”调查的风波仍未散去,国土部严控开发商“囤地”的消息还在耳边回响。对于开发商来说,企业并非慈善机构,而是获取最大利润的载体,因此,无论是“捂盘”还是“囤地”,都是利益更大化的手段,也是市场化之下的自发行为。
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及国计民生关系密切,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市场化程度极高的房地产无疑是不听话的“叛逆之子”,也只能一边头疼于“逆子”的不听话,一边加紧修整家法,努力将“逆子”教育成为“顺子”。于是,我们多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地产新词,例如“927新政”、“831大限”……
也许是巧合,迄今为止,大凡对中国房地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楼市调控政策,都是在开发商尤为喜欢的金九银十前后出台实施。而2004年8月31日,毫无疑问是一个转折点。
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的土地一律都要公开竞价出让(即土地招拍挂政策)。这所谓的“831大限”,被舆论认为是中国“地产界的土地革命”和“阳光地政”,是“公开、透明、市场化、竞争性出让的历史性日子。”
5年过去了,今天已是“831大限”的五周年纪念日,我们似乎仍在迷惘。
事实上,这个土地“招拍挂”政策实施5年以来,我们见证的是无数的“地王”,无论是风光无限的,还是在晒太阳的。而我们无数人期望的“公开、透明、市场化、竞争性出让”的“阳光”却仍未如这个夏天的阳光这般灿烂。
我们的经济政策与宏观政策的基调的“五年计划”,土地招拍挂政策是否有过“五年计划”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一个已出台5年而且具有深远影响的土地出让政策,今天似乎也到了一个亟需评估与反思的时候,这样或许才有助于我们的下一步的变革。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甚至没有看到有关的讨论,或者说,“几乎没有看到”。我们只看到,华润置地一天之内在上海花了35亿,从金地手里将金地格林小镇旁边的几块地抢下;我们也看到,包括万科在内的大量房企,在面对资本市场的疯狂流动性时作出了最快速的反应:IPO、发债、配股、增发……
手里有钱,岂会无地?又岂会无地王?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