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诗歌大奖名花有主,十周年纪念提前布局
2009年9月20日,为期一个月的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在广州站落下帷幕。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广州,六个中心城市依次绽放出诗歌之花,珠江诗歌节诗歌大奖、珠江诗歌青年诗人奖、珠江诗歌探索奖、珠江诗歌推动奖也分别由孙文波、马雁、周云蓬、黄礼孩摘得。
本届海报
在9月20日的广州站——东方夏湾拿花园入口,800米的桥头规律地分布着第四届珠江诗歌节的灯柱旗,三个巨型的主要形象铁艺矗立在行人每天经过的道路中央,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场”已然笼罩全身。当晚,20名诗人全部采用无配乐朗诵,或铿锵有力或温婉醇厚,直指人心,诗人的声音本身就是诗歌节最好的礼物。当晚,“2009珠江诗歌大奖”得主著名诗人孙文波的四川话朗诵赢得阵阵掌声;获得本次“珠江诗歌节诗歌探索奖”的周云蓬,多年来致力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从两个角度展示着周云蓬作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有力切入,其个人作品朗诵以及对诗人海子的《九月》弹唱收获了阵阵掌声,将现场推向一个高潮平台;而76岁高龄的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与台下的诗歌爱好者重温其“世纪绝唱”《错误》,“达达马蹄”再次将现场的时光带入一个江南小城。此外,胡续冬、马雁、黄金明、马帮、杨章池、宋晓闲、揭春雨等诗人的朗诵分别展示出一个个声音的世界。外国诗人乔治·欧康奈尔、徐贞敏等人分别用英文和中文打开两种语言所覆盖下的诗意。
广州站著名诗人郑愁予台上原声朗诵
除了诗人的清声朗诵,艺术家的介入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龙云娜的开场舞《诗·韵》以诗意的摇曳表现生命内在的张力;八十年代剧团对诗人王来雨作品《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对话录》的实验诠释为诗歌提供了另一种表达途径。
对气场的强调是珠江诗歌节的一大特色,无论是此前在深圳站的深圳音乐厅、上海站外滩18号画廊、成都站宽窄巷子白夜酒吧,还是西安站珠江时代广场、北京站珠江壹千栋五月花街,在诗歌节的现场,文案系统、视觉系统和朗诵现场的考究使得诗歌这一古老的文体散发出现代新锐的气息。
2009年8月30日,深圳站率先发声,由《诗林》执行主编张尔担当召集人,集聚阿翔、从容、谷雪儿、何鸣、旧海棠、莱耳、刘虹、刘满衡、刘永新、牛慧祥、桥、王宏国、谢湘南、一回等15名扎根深圳的本土诗人,其中热衷于流历,一年有一半时间居住在丽江的诗人谷雪儿闻讯后回到深圳,并担任本届珠江诗歌节深圳朗诵会主持;诗人阿翔曾以其独特的发声赢得众人瞩目,本届诗歌节上,阿翔在最后以诗歌的名义上演一幕爱情童话。其他的诗人都以各自的方式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诗歌发声的听觉盛宴。“我的召集自由开放,通过这次活动,潜藏在深圳这座最富活力城市中的民间诗人,进行一次富有仪式感的集结,”深圳站召集人张尔说:“所有诗人都选择自己的诗作,当晚的朗诵会,成为了深圳诗人集体发出诗歌声音的、最为美妙的夜晚。”
深圳站诗人大合唱
9月5日上海站作为第二站接力进行,邀请了陈东东、许德民、张烨、天骄(韩国强)、李天靖、王晓渔、王乙宴、任晓雯、于怀玉(小鱼儿)、鲁育宗等著名诗人以及余西、胡桑、茱萸、叶丹、鱼小玄、肖水等青年诗人出席并参与诗歌朗诵。上海会场的现场活动共分为“犀利的原声”、“声带的共振”两场,分别对应“上海本土著名诗人朗诵”、“上海新青年诗人朗诵”两个环节。其中,青年诗人的方言朗诵是上海站的最大特色。除第一场的5位上海本土诗人之外,其他的11位青年诗人多数来自上海之外,他们学习、工作甚至扎根于此的新移民,他们将全国各地的诗歌的声音带到了上海,使上海的诗歌呈现出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色。此外,由肖水、余西、胡桑、茱萸、叶丹、鱼小玄等上海80后诗人朗诵的环节,集中展示出上海乃至中国青年一代最具影响力和潜力的诗人的集体意识。著名女诗人张烨说,“这些年轻的诗人们无疑正在成为中国诗坛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诗他们的朗诵,是一次有力的宣言。”
9月12日西安站由《诗选刊》杂志执行主编周公度召集,诗人吕刚和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诗人杨莹担任主持。集聚了孙晓杰、商子秦、杜爱民、尚飞鹏、之道、第广龙、阎安、张怀帆、成路、三色堇等近三十位陕西著名诗人,除了来自西安,其中不乏延安、吴起等周边城县。本届诗歌节西安朗诵会是传统与先锋的碰撞,是激情与温情的交融,曾以诗歌《陈家山矿难之后》使万千矿工动容的著名诗人孙晓杰,此次朗诵的作品是《诗人之重》,承续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对诗人责任意识的强调与倡导;而潜居高校,三十岁才开始从事诗歌写作的史雷鸣以一首《最伤心的人》继续着他在诗歌道路上的先锋探索;90后小诗人高璨的《流水桃花》童真充满灵性,而三色堇母子同台朗诵的《今日长安》作为当晚的保留节目,更是将西安作为古都的历史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9月13日,成都站在宽窄巷子白夜酒吧举行。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标签被贴在观众的T恤衫上,手臂上,甚至脸颊上,人人都是诗人。“此次活动除了展示成都本土诗人的创作实力,旨在推动诗歌的公众化、普及化,”成都朗诵会召集人,《门里》杂志主编廖慧说,“成都人和李白故居、杜甫草堂毗邻,血液里有成为诗人的基因。但成为诗人并不一定要写诗,诗人分两种,一种是要写诗的,一种是不写的,因为只要你拥有诗意生活的愿望,就可以成为诗人。”到场的柏桦、何小竹、小安、哑石、席永君等15名诗人中,他们分别和非非主义诗歌、整体主义诗歌、知识分子写作群体、民间写作群体、屏风诗社、存在诗社、门里诗社等活跃在成都地区的众多诗歌写作群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当晚,他们欢聚一堂,在白夜浓郁的慢调氛围下,交流自由、言谈甚欢。而最后的自由朗诵环节,一位来自彝族的诗人更是以一首《魂归兮》,将整场朗诵会的活力互动推向高潮。
成都素有“诗歌之都”的美名,诗人柏桦更认为,成都,诗人大概是最具有“幸福感”的。他猜测说,成都曾被评为“居民最有幸福感”的城市,是不是和写诗的人这么多有关?而今天的商业社会,拼搏不易,大家时间都金贵,诗歌短小精悍,却“营养丰富”,为了获得幸福,你有必要成为一名诗人。
9月19日,诗人、艺术家和诗歌爱好者云集北京的珠江·壹千栋,北京是今年珠江(国际)诗歌节登陆深圳、上海、西安、成都之后的第五座城市。翟永明、孙文波、胡续冬、沈浩波、树才、车前子等著名诗人以及美国诗人杜慕康、梅丹里等到会原声朗诵自己的诗歌:普通话、四川话、浙江话、英语,诗人们用最切合自己作品气质的声音,在台上感染着台下的观众。来自国内外的诗人们在原声朗诵的同时,还展示了自己在影像、绘画等领域的跨界艺术天赋。诗人王艾在朗诵之时,会场投影了他的“混合文字”系列的画作。诗画双栖的车前子和孙磊也先后向观众展示了诗歌的有声有色。“民谣音乐黑马”邵夷贝带来她谱曲的沈颢诗歌《哀悼日》以及自创的《爱情乙方》,清亮的歌声与精妙的诗句结合,成为当晚亮点之一。随着诗歌节的活动形式变得多样多彩,两年一届的珠江诗歌节也越来越像诗歌和艺术“双年展。”
珠江诗歌节由广州波及全国、由国内波及国外、由诗人圈层波及社会大众,形成了当代诗歌史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开放性、最具合作精神的诗歌节。在最近两届,诗歌节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机构加入,英国领事馆、上海大众汽车、搜狐网站、花城杂志都曾作为协作方介入其中,在本届则又有天涯社区、《诗林》、《诗选刊》等公共媒体与专业媒体的协办,在专业性与传播力度上继续加强。种种新的力量的结合标志着珠江诗歌节所代表的“诗歌与生活的共振”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共识。本届珠江诗歌节,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媒体引发报道连潮,除了《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第一财经日报》、《东方晨报》、《三秦都市报》,《成都商报》等大型报刊外,北京的《法制日报》破例为诗歌节进行整版专题报道,题名为《中国,你的诗歌丢了吗?》,而作为不是本届诗歌节站点的合肥,也以《合肥晚报》、《合肥日报》、《江淮晨报》三报连报来传达他们的热情。《合肥晚报》掌门人张向东表示他十分希望下届珠江诗歌节能够在合肥设点。
珠江诗歌节向来注重融合与合作,同时又保持其严格的入选制度,随着这种开放与执着的态度,它在下一届将迎来它的十周年。随着时间的推进,珠江国际诗歌节的发展轨迹越来越清晰,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深远。当下体制内外的诗歌节有以人多取胜,有以资金量取胜,但论建立起运作的专业化而言--包括严格诗人甄选,导入制作意识、传播意识与精品意识--珠江国际诗歌节独树一帜。北京大学副教授、诗人胡续冬说:“在国内各个昙花一现的诗歌热闹中,珠江国际诗歌节已经建立起自身的传统,每一个获邀诗人也由此获得一个特殊的身份标识--珠江诗歌节诗人!”
策划人秦彤、拉家渡表示,出于专业性制作的考虑,珠江诗歌节十周年诗人的筹备将从明年开始甄选诗人,对国外诗人将提前一年发出邀约。
·【星河湾•海怡半岛】盛大启航:再掀南中国热销风暴 09/09/27
·广州中原:09.14-09.20一周市况速递 09/09/26
·珠光曲线借壳 合生系港股新军南方国际 09/09/25
·马莎签约 广州太古汇迟到了的商业“贵族” 09/09/22
·中原地产:2009年8月写字楼月报 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