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评述:危机一年 致命的子弹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9-21 01:07
评论
我们始终相信,楼市也存在与击倒雷曼一样的子弹,只是,那颗子弹还不到发射的那一刻。
观点网 王小明 恍惚之间,金融危机就已过去了一年。
忙里偷闲,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游戏比喻。一把左轮手枪,枪膛中只装了一颗子弹,其余则塞满了纳税人的钱。可怜的雷曼兄弟很不走运,遇上了这颗致命的子弹。于是,金融危机开始了。
至今,漫长的一年过去了,雷曼兄弟的倒下成为了华尔街上又一个悲剧的历史。然而,我们惊讶地发现,一年后的今天,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那颗致命的子弹,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浪潮中,更多的人都在信心满满地展望未来。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周刚刚宣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可能就要结束了,大西洋两岸的中央银行的行长们也都在唱着同样的调子。而国内类似的声音似乎更早就已出现,关于经济已经渡过最艰难时段的论断早已成为了专家学者们的口头禅。
也许,我们是应该相信,经济确实在好转的过程当中,然而我们似乎也不该轻易地忘记,一年前的这时候,那颗致命的子弹带来的惨痛教训。
反观我们的楼市,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经历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生死抉择。从急剧的下滑到迅猛的复苏,从极度的悲观到瞬间的疯狂。这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段历程。
与整个宏观经济还存在着一些忧虑的声音不同,经历一番疯狂的买地和房价的上涨后,已经少有人对楼市还持负面的展望。央行一再强调货币政策的整体稳定,给了楼市最足够的信心。在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没有人,也没有理由去担忧楼市忽然逆转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始终相信,楼市也存在与击倒雷曼一样的子弹,只是,那颗子弹还不到发射的那一刻。
我们对央行一再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理解为,这是稳固经济回升成果的必然性举措。虽然目前似乎也出现了不少泡沫化的迹象,但保增长的重要性显然要大于防泡沫。一如钟伟先生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所言:“政府暂时没有闲功夫去收拾房地产”。
我们不知道政府何时会“收拾”我们的房地产,但我们应该相信,这一天始终要到来,那一刻就是那颗致命的子弹发射的那一刻——如果楼市的疯狂还在持续上演的话。
或许,我们也已经看到了一些微妙的迹象。关于二套房贷收紧的传言,还有国土部下发关于各地查处闲置土地、处罚闲置地王的通知等等。近日,央行副行长苏宁公开表态央行货币政策的态度时,虽然还是持“适度宽松”的常规说法,但苏宁最后却不忘加了一句:“央行会在该收的时候收”。不知这是否是一个可以预知的未来?
事实上,我们还在认为,央行一直强调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央行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几万亿的投资下去后,央行已经后无退路。不少学者已经还预测称,今年与明年的信贷持续增长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给了楼市疯狂的机会。我们在不断地听到地王诞生的消息,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房企融资还有卷土重来的房企上市潮。圈钱与圈地,成了时下房地产市场最为疯狂的表象。
在这个危机周年纪念日里,谁也不敢保证危机是否会再次发生。在经验与教训被忽略的时候,下一个教训往往会带来更深的痛楚。我们都希望在央行的那颗子弹发射之前,看到一个回归理性的房地产市场。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