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巴黎最时髦的女人

  不论是作为Chanel的缪斯,Roger Vivier的形象大使,还是化身为法兰西的标志,Inèsde la Fressange始终是人们心目中最时髦的巴黎女人。

  “她冒着气泡,就像Brasserie Flore餐厅露台上的一杯香槟。”《费加罗镜报》这样评价Inès de la Fressange,这位现年52岁的前模特刚刚在该报发起的“巴黎最时髦的女人”网络票选中胜出。有29.5%的读者把票投给了她,他们认定她具备了这项头衔所需的一切条件:“都市感、新奇、反叛、矛盾、优雅、慈爱、有教养。”

  “Carla Bruni输给了Inès de laFressange!”国际媒体纷纷惊呼。同样是模特出身的法国第一夫人在这次评选中仅获得8.6%的票数,名列第五。由此可见,这两个女人在法国人心目中地位悬殊。Carla嫁给了总统,Inès却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化身—1989年,法国政府曾以她为原型,塑立Marianne(玛丽安,法国的“自由女神”)雕像。

  Inès是1980年代最出名的法国模特,彼时刚接管Chanel的KarlLagerfeld把长相酷似Coco Chanel的她捧为缪斯。直到她决定化身玛丽安时,两人的关系才急转直下(当然,如今早已言归于好)。“模特是世上唯一一种不能主观选择的职业,你只能被选择。”Inès说。那时,攀上模特事业巅峰的她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Inès的时尚生涯并未因此终结。今年年初的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她还以嘉宾模特的身份为Jean PaulGaultier走秀。而她目前的主要工作是担任法国女鞋品牌Roger Vivier的形象大使兼顾问。

  时尚界惯称的缪斯,在Inès的口中却变成“宫廷小丑”。这个称呼没有贬义。拥有贵族血统、出身银行世家的她年轻时很爱穿男装。“傻里傻气、貌不出众、爱当小丑”是她的自我评语。但在世人眼里,总是穿素色经典款服装、不喜欢品牌标记、不在意“性感”二字的她就是最完美的Marianne。

  Q:你年轻时就赢得了时装界的眷顾,你认为自己幸运吗?

  A:模特是世上唯一一种不能主观选择的职业,你只能被选择。起初我碰了不少壁,后来我辗转进入了当时最好的模特经纪公司PaulinE,那是唯一一家愿意接受相貌独特的姑娘的公司。有人会说一切来得很容易,我却觉得比永远还漫长。Chanel将我拒之门外,Dior的面试官每次都亲吻我的双颊,但这个和蔼的女人从不录用我。Kenzo是第一个让我登台走秀的品牌。而我最要感谢的人是Jean-JacquesPicart,他让我走了10场秀。他对瘦骨嶙峋、长相特异的我说:“那是当然的,你拥有法国式的时髦和优雅。”

  Q:你怎样理解自己的“法国式的时髦”?

  A:我会穿上爸爸的V领套头毛衣和甲板鞋,用它们搭配牛仔裤和皮草大衣。我喜欢即兴而为。某次,我只有白色裤子、白色费多拉帽和一件巨大的白色夹克,我灵机一动,用烧焦的软木塞给自己抹上大胡子,模仿AldoMaccione式的老派花花公子。

  如今人人都把“性感”挂在嘴边,过去我们从来不提这个词。那时,傻里傻气的我并不出众,但我一直是个小丑。

  Q:你是如何成为Roger Vivier品牌大使的?

  A:我在1995年,也可能是1996年曾与Roger Vivier见过一面。有人告诉他,我在巴黎呼风唤雨,只要打几个电话就能找到支持者—这当然不是真的。那时,他想成立自己的公司,可惜时机尚不成熟。

  因此,后来Diego Della Valle(Tod’s集团主席)找上我时,我立刻很有兴趣。最初,我们没有办公室,也没有电话线、银行户头。我靠一部手机、一台笔记本电脑办公。人们直接打电话给我说:“发10张图片过来。”后来我们搬进了现在的办公室,往往是前一分钟刚送走Anna Wintour,后一分钟我就出门去买垃圾桶了。

  仅靠几个人办起一个品牌,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其中充满了灵魂、感情和风险。我们用旧时的办法做时尚,一切源于本能,自由而快乐。

  如今一切已步入正轨,在做过公关、店长、接线员、信差等各种职务之后,我又当回了宫廷小丑。就和当年在Chanel时一样。

  Q:你是否参与Roger Vivier的设计?

  A:我从不打扰Bruno Frisoni的工作。有一次他给我看一双内部有鞋跟的芭蕾鞋,我觉得很怪。6个月后,这双鞋出现在店里,我也忍不住买了一双。于是我告诉自己,设计师说了算。

  Q:你如何看待时尚潮流的演变?

  A:时尚是由矛盾构成的。当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等日本设计师涌入巴黎时,我并不能理解他们的重要性,是Jean-Jacques Picart解释给我听,他们展示了一种区别于漂亮可爱的唯美主义,那种美学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漂亮,模特们仿佛刚从核战争里走出来,光着腿,穿粗笨的鞋子,头发乱糟糟。

  后来,我发现日本人的美学也影响了Giorgio Armani的设计。我刚认识Armani时,他的风格接近于Pierre Cardin或Yves Saint Laurent。仿佛是突然之间,他的模特穿起了圆领子,不施粉黛,不涂指甲油,也不佩戴珠宝。

  总体而言,时尚总是匆匆而过。身处其中,你总在追赶,总会迟到。每个时刻都很重要,你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想做的。这确实很荒谬。

相关文章

·歼10副总设计师:中国下代战机胜过美F35 09/11/12

·专访重庆协信:合作的前提是互相认同 09/11/11

·性感傻博士 09/11/11

·东欧重新发现之旅:布拉格 09/11/11

·Art Deco风格在东方:中国与印度 09/11/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