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Art Deco风格在东方:中国与印度

  1922年,图坦哈蒙法老的墓穴被考古队发现。几年后,正当人们还醉心于墓穴中的旷世瑰宝和神奇的木乃伊防腐技术时,各种埃及元素的图案已经被一种“投机取巧”式的流派纳入门下并作为一种时尚摩登的装饰风格开始爬上建筑的墙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经济昌盛的上海、孟买等东方大都会,Art Deco风格的建筑已经用那机械、几何线条勾勒出新的天际线。

  上海:Art Deco之都

  远在欧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意外地将上海推向发展的巅峰。忙于战事的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无暇顾及殖民中国,给了美日等新兴国家投资上海、占领中国市场的机会,同时给了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空间,纷纷建厂兴业。战后,英、法资本重回上海,与新兴的美、日资本、民族资本一道,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厂房、办公大楼、公寓、电影院……繁荣的经济,使得建筑和房地产业空前兴旺。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波及上海,贸易与金融受到冲击,却戏剧性地给建筑及房地产业带来勃勃生机。一方面,欧美滞销的建材,被低价倾销至上海,地产商抓紧机会大兴土木;另一方面,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大量市场游资也涌入房地产业。不断高涨的地价让建筑向高密度的方向发展,技术的发展使得在上海软基土地上造高层建筑成为可能。同时,大量外籍建筑师与在西方学成归国的中国建筑师构成了强大的建筑设计力量,将西方最新潮的建筑风格,呈现于上海。相较于夸张的柱饰、繁复的线条,Art Deco风格被很容易地运用于高层建筑,给了建筑高耸、挺拔的非凡气势,成为摩登时代一个新标杆。

  上海掀起了Art Deco狂潮,这股风潮反映建筑师、业主以及社会的摩登化倾向。这座城市紧追潮流,最为时髦的休闲就是看美国新片。电影中美国大都市的摩登生活,包括城中的摩天大楼,都让人们心生向往。摩登上海的Art Deco风格建筑,最早可追溯至汇丰银行大楼(1923年),这座“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的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的一些内饰流露出一些Art Deco风格(虽然这个词汇要到1925年才在巴黎产生)。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落成,这是上海首座10层以上的高楼,以全然摩登的形象矗立于外滩。它有类似复古建筑的丰富装饰,却完全用几何形的摩登图案代替了繁复的古典母题;它有类似复古建筑向上逐渐收缩的轮廓线,却以简练的几何体代替了古典的塔楼。这是上海最早的一座典型Art Deco风格的高层建筑。

  奥地利籍建筑师邬达克为上海带来了Art Deco建筑的巅峰之作。他敏锐地感知时代变革,在20世纪三十年代将建筑风格转向Art Deco风格,简洁大方,充满自信,强调一种“平面与立面的真实与真诚的关系”。1933年,大光明电影院落成,邬达克作为新潮建筑师受到瞩目。横竖线条交叉组合,乳黄色曲面外墙,大片玻璃窗与方形玻璃灯柱以及市内流畅的天花与墙面线脚及霓虹灯处理,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翌年12月,22层,高达83.8米的四行储蓄会大厦(即国际饭店)落成。深褐色面砖和竖线条处理,层层收进的顶部造型,几乎是美国摩天大楼的直接翻版,在上海保持高度纪录近半世纪。

  20世纪三十年代,Art Deco这一现代的样式成为上海新建筑的主流。国泰电影院(1930年)、大光明电影院(1933年)、汉弥尔登大厦(1933年)、都城饭店(1934年)、国际饭店(1934年)、百老汇大厦(1934年)、百乐门舞厅(1934年)、峻岭公寓(1935年)、毕卡地公寓(1935年)……超过一千栋各种功能形态的Art Deco风格建筑在上海建造,使得上海成为纽约之后Art Deco风格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

  孟买:比肩迈阿密

  在Art Deco时代,孟买已经发展为生机勃勃的商业都会。事实上,早在168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其总部从苏拉特(Surat)迁到孟买,孟买便具备了成为印度商业中心的重要砝码。美国内战期间,孟买就已成为世界首要的棉花交易市场,带来了该市经济的繁荣。不久,随着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孟买的城市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成为阿拉伯海上最大的海港之一。英国殖民者1947年在印度结束统治的最后20年和印度独立的最初几年,孟买所拥有的财富以及浪漫气质,让Art Deco这种奢华的风格风行孟买。

  最初将Art Deco风格引入印度的,是印度皇室、企业家、商人、受过高等教育、游历广泛的上流社会人士。这些精英阶层频繁往来于伦敦、巴黎与印度间。他们在穿着、家居、住宅方面,无不紧追西方潮流。城市的迅猛发展,使得住宅需求十分迫切。一项新城计划开始为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提供居所,从1928年到1942年,成片的住宅开始兴建。新城新气象,广受上流社会追捧的Art Deco风格自然也成为中产阶级的摩登首选。

  孟买的Art Deco建筑大多数都是小型住宅和低层公寓。成百上千的建筑,装饰式样十分丰富。喷泉式样的装饰线条以Court View(1939年)、印度联合大厦(United India Building,1940年)、自由影院(Liberty Cinema,1950年)为代表。热带的孟买,不同于工业化线条的热带元素也很容易在建筑上找到位置。孟买丰茂的热带植物,以及印度明亮的色调,都被装饰于建筑之上。海洋的波涛、朝阳的光芒、皎洁的月亮、热带的花朵、各式的动物都给孟买的Art Deco建筑带来特别的风味。

  除了这些Art Deco风格常见的基本式样,印度元素也被广泛运用。在新印度保险大厦(New India Assurance Building)的外立面,正在劳作的工人、辛勤耕耘的农民、美丽的汲水少女、纺线的村妇……一系列生活场景与这座大楼业主的主营业务发生了联系:它护佑着美好的生活。更常见的雕饰,灵感来自于传统印度宗教或是文化传统,从印度教神灵到大象、从菩萨到莲花,完整的传说故事也时不时出现。

  在孟买全城劲吹Art Deco风的时候,迈阿密海滩——世界上最负盛名的Art Deco街区——也正建起一座座Art Deco风格的住宅。两座城市的ArtDeco建筑表现出相同的线条、相同的热带风情以及相同的爱与浪漫。

相关文章

·茂业百货19.3亿收购深圳东方时代广场 09/11/11

·LOTTUSSE乐途仕 尊贵定制百年奢华手工传奇 09/11/11

·中国近代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09/11/11

·为什么要品尝 Windows 7 09/11/11

·银监会“踢皮球” 二套房贷政策存续调查 09/11/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