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们来说,整个世界与人类的历史,都是一个探索之物。他们试图通过各种道路抵达终点——思想、酒精、爱情、友谊,争辩、旅行……
一
在《泰晤士报》的网站上,我看到了尼古拉斯·桑巴特的照片。
他身穿黑色大衣斜靠在长椅上,黄丝围巾松散却夸张的结在胸前,像是一朵绽开的绚丽花朵。
即使宽宽的额头上已是深深皱纹,眼角已随岁月下坠,头顶上的白发如风吹过的乱草,你还是可以一眼看出他曾是个多么英俊、倜傥的青年。昔日海德堡的朋友圈中的不成文规定——他“必须找最漂亮的女孩当女友”。
照片刊登于2008年8月6日,出现在讣告页上,尼古拉斯·桑巴特已于7月14日去世。不过,他终身的学识和风流,已透过书籍留下来。
我手边的这一本是《海德堡岁月》,关于他一段青春的回忆录。两年前发现它时,纯粹是被书名与朴素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我不知道这位桑巴特先生是谁,也从未想过是否与德国那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韦纳·桑巴特有关系?
不过,它唤起我久违的阅读乐趣。
回忆开始于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从北部的汉堡到南方的慕尼黑,整个德国四处是残垣断瓦、缺衣少食、屠杀的记忆、失败情绪、苏联和美国士兵……一等兵尼古拉斯·桑巴特幸运的躲避了被杀或被遣往西伯利亚战俘集中营的命运,以一名退役老兵的身份来到海德堡——静谧而灿烂的大学城,或许也是唯一幸免于被轰炸城市——开始他的学生生涯。
一开始,是尼古拉斯的轻快典雅和轻快的笔调吸引着我。它是教养、思索、雄心、青春活力和稚气、享乐主义和一点点玩世不恭的混合体。
那些片段让我着迷。尼古拉斯和他的朋友们,整夜的畅谈书籍与思想,一心要创办表达自己这一代声音的杂志,进入大师们的书房聆听教诲,在小酒馆里大吵大嚷,还在深夜翻过窗户去和女友偷偷幽会,享受扼杀在枕头下的低低呻吟……
对他们来说,整个世界与人类的历史,都是一个探索之物。他们试图通过各种道路抵达终点——思想、酒精、爱情、友谊,争辩、旅行……
倘若,不是几天前对海德堡短暂的一瞥,我对于尼古拉斯·桑巴特的理解就到此而止了。
·尼古拉斯:海德堡岁月 09/02/12
·布拉格印象 09/02/03
·电影编剧的“血泪史” 09/01/19
·泰晤士报:谷歌搜索令自然环境堪忧 09/01/12
·情迷沙俄 时尚的斯拉夫情结 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