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格力的“麻烦事”:扩张冲动下的借壳暗影

  最可能让格力困扰的问题是其刚刚借壳的ST海星。对于“前科累累”的ST海星在成功借壳之后,是否还有未曝光的"不良信息"这个疑问,就连郑文森也坦言,"不敢担保海星已经绝对干净"。

  虽然历经两年复杂的重组过程后,海星的各种债务均被“大白于天下”,但其中是否还有更多细节债务未被查明,各方均不敢确证。

  郑文森表示,海星几个比较大的债务均已经处理完毕,其中包括海星与中铁15局之间的债权关系。

  海星与中铁15局之间的债务关系曾经是海星重组中最大的困难。

  2008年10月8日,*ST海星公布了两起分别发生在2008年6月26日和2008年8月26日的诉讼。其中,2008年6月26日,中铁十五局因项目建设管理委托合同纠纷,向河南省高院起诉海星集团、*ST海星、海星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海星房地产。

  在该债权关系被理清之后,格力还与海星处理了海星旗下一宗土地的所属权诉讼纠纷、与中天建设的诉讼纠纷等数起较小的债权关系。

  格力对海星这个"壳"的执着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尤其在海星有如此惊人的"麻烦"一一披露之后,格力地产仍然未改初衷。

  对于这个问题,天相投资的刘义表示,格力的借壳费用不是很高,这可能是格力执着于海星的一个原因。

  而银河证券的地产分析师则表示,这个问题他们也曾经询问过格力高层,但对方并未给予回复。据该人士表示,格力在中途也曾经一度想放弃借壳,但后来可能做了策略的调整,所以又坚持了下去。

  历时两年之后,格力的执着终于有了不错的结局,但是否海星的“麻烦事”就此结束了,这是个连格力自己都说不准的事情。

  低估了的格力?

  但另一方面,格力选择迅速扩张似乎也并非毫无理由。在其借壳上市成功后,格力地产即受到了不少地产分析师的关注,部分分析师认为,格力地产的资产价值实际上被严重低估。

  “格力所有项目都在珠海,且项目在2010-2012年进入项目销售与结算高峰阶段,地产业务方面将有近70亿的销售额、21.4亿元的可结算业务净利润,合每股3.7元,我们预测10、11、12年EPS分别为0.87、1.16、1.5元,对应公司最新股价11.52元,PE分别为13、10、8倍,并且业绩确定性很强!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长城证券在其一份刚发布不久的研究报告中如此表述。

  虽然目前格力地产在售的项目并不多,最主要的两个项目就是格力广场和格力香樟。但其未来业绩的增长还可以依靠其位于珠海繁华地段的另外两个优质项目,这两个项目总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

  遗憾的是,除了这四个项目之外,格力地产并无太多土地储备。长城证券经统计后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格力地产目前拥有的的权益未结算面积105万平方米,其在2013年后的土地储备可能将显不足,格力选择在目前进行拿地扩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相关文章

·重庆史上最牛开发商雇凶砍杀"钉子户"被判死刑 09/11/12

·花样年潘军:将加强低成本土储吸纳 09/11/12

·公开发售吸金千亿 龙湖登顶港股“吸金王” 09/11/12

·专访重庆协信:合作的前提是互相认同 09/11/11

·太古股份令投行尽快提交太古分拆上市方案 09/11/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