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迪拜的一千零一夜

  两人中,在剑桥接受教育的穆罕默德在迪拜发展中作用更为关键。今年1月,马克图姆去世,由穆罕默德继任。迪拜从1990年代初开始的建筑狂潮以及多元经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是穆罕默德推动的结果。他一心要把这个城市国家树立为阿拉伯世界的一个样板: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让世人侧目。

  迪拜的未来

  结果便是,迪拜并非惟一从新加坡模式得到激励的海湾酋长国家,然而它是最成功的一个。

  迪拜举办展览会以吸引外资,成立迪拜发展及投资局监管发展策略,并利用免税区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前来设立区域办事处。眼下,迪拜的免税区越来越多,涵盖从媒体到体育、金融和生物科技的所有领域:

  迪拜互联网城(DubaiInternetCity)拥有世界最大的IP电话系统,被描述为“一个知识经济的生态系统,专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商业发展提供支持。”眼下已吸引微软、思科、西门子、甲骨文、惠普、IBM、西门子和佳能这样的顶级企业入驻。它将很快推出“迪拜外包开发区”。官方宣称该区将是“世界上第一个专注外包行业的自由地区,百分百免税,有着世界最可信赖的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一站式的支持服务,以及可能是最好的工作环境。”

  迪拜媒体城专为媒体和营销服务、出版、音乐、影视娱乐业等行业服务。迪拜知识村(DubaiKnowledgeVillage)专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材。毕业生将在互联网城和媒体城等地工作。它现在正迅速扩张,规划中的设计包括迪拜知识大学的超大园区。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底完成……

  房地产分析师现在看到的风险是:一旦下一波大型房产项目完工,这些免税区将开始相互抢生意。

  在沙特阿拉伯或约旦,要成立一家新企业需要约100天时间,但在迪拜的自由贸易区仅需15天。在马克图姆家族的统治下,迪拜没有政党或竞选。然而似乎根本没有人在乎这些。

  与新加坡一样,迪拜“中心”策略的关键工具是一家国营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EmiratesAirline)。21年前,阿联酋航空公司利用阿勒马克图姆家族的900万美元贷款而创立,此后该公司每年增长25%,其股东获得1.91亿美元的红利,其盈利能力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新加坡航空。就在全球航空业陷入累计达60亿美元亏损陷阱的2005年,这家位于迪拜的公司实现了48%的盈利增长,搭载乘客数攀升至1250万。

  阿联酋航空公司由迪拜皇室的另一关键人物阿米德酋长(SheikhAhmedBinSaeedal-Maktoum)把持,他也负责管理迪拜的民用航空部门。作为迪拜经济的旗舰,阿联酋航空已开辟飞往56个国家的81条航线。阿米德正计划把飞行序列扩大一倍到125架飞机,包括从空中客车引入的45架最新庞然大物A380。这几乎让迪拜的机场蒙羞:无力容纳双层的A380。但公司主席和迪拜民航局长的双重身份帮了阿米德的忙:迪拜国际机场正在改建容纳A380的中转站。不仅如此,拥有6条跑道、年容纳一亿两千万客流的迪拜第二机场也在兴建之中。

  当有人问如何比较迪拜与新加坡时,阿联酋航空公司副主席弗拉纳根回应:“我们已将新加坡抛在后面。”他指出,与新加坡相比,迪拜仍有发展空间,而且它还有拉斯维加斯式的轻松愉快一面。而迪拜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如今它的收入已占到该国GDP的10%。

  穆罕默德酋长坚信迪拜应该在2010年时吸引每年1500万人来迪拜。当他在电话里把这个想法告诉阿米德时,阿米德认为他是在开玩笑:“难道你是把所有经过迪拜天空的人都算上吗?”阿米德的一些部下也为这个数字感到惊讶不已,认为这个目标太激进了。但穆罕默德非常坚持。了解其领导风格的人自然明白,其风格是:如果我在跑,你得跟上我;如果你跟不上,那么就要把位置让给别人。

  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考虑到迪拜只有不到140万的人口。而近3亿人口的美国,每年吸引的游客是在4500万左右,相当于人口的六分之一。1500万的游客目标数字是迪拜人口的10倍,也是每年访问纽约的外国游客数量的三倍!现在,每年来迪拜的游客在700万左右,已给迪拜的接待能力造成压力—现在迪拜有近45000个房间。在2010年之前,它需要至少95000个房间才能接待1500万游客。

  穆罕默德酋长尚无罢手之意。他还想让迪拜成为一个能与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等对手相抗衡的金融中心。为此,2004年9月国际金融中心(DIFC)在迪拜开业,希望成为一条引资渠道,吸引寻求地区投资机遇的阿拉伯财富和希望借石油繁荣之机赚钱的国际资本。由于从英国、百慕大群岛和加拿大引进了对商业最有利的规范和管理机制,DIFC吸引了美林集团、瑞士信贷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等实力强大的企业。到目前为止,DIFC已经吸引了43个金融服务集团,它们都在享受收入和利润零税率制度的好处。包括景顺(Invesco)和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Templeton)在内的约13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希望,能在因顾虑某些发达市场的反阿拉伯情绪而汇回海湾地区的财富中分得一杯羹。

  去年9月开业的迪拜国际金融交易中心(DubaiInternationalFinancialExchange)引以为荣的是,它已拥有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5亿美元。眼下,迪拜的金融监管当局甚至计划吸引中国公司前往迪拜的交易所上市。

  为成为中东的金融之都,迪拜已经与卡塔尔和巴林等不太发达的对手展开了竞争。而自诩为海湾地区最大股票市场的沙特阿拉伯,正计划投资多达70亿美元,在利雅得建设一个专门的金融区。

  “迪拜的优势是起步较早,”DIFC管理局主席大卫·埃尔登(DavidEldon)表示,“我认为国际上的看法将会是迪拜非常商业化,比该地区其它一些中心市场开放得多。”

  在这种史无前例的跨越式疯狂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对热钱涌入后的泡沫产生担忧,迪拜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尽管迪拜的大多扩张计划还停留在设计图纸上,交通问题已成为它的一个噩梦。迪拜一直以低犯罪率著称,但其来自南亚等国的收入过低的建筑劳工已经开始选择用走上街头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建筑界人士会批评说,迪拜对沙漠的无情蚕食导致了“洛杉矶综合症”(LAsyndrome),即城市过度扩展,但却缺少大都市心脏。四处走动时,你会觉得这个城市缺少灵魂:这一分钟你还在一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附近,感受着高档酒店的富丽堂皇,下一分钟你却穿越贫瘠的沙地,看到外国工人步履艰难地走过。亢奋狂躁的迪拜只不过“皇帝的新衣”在建筑界的体现。迪拜的拥护者则宣称,所有大都市在成为其它城市向往的典范之前,都要经历一个建筑风格不协调阶段。

  环保的问题也会凸现:迪拜的填海造岛工程将破坏海湾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也会阻止和改变自然洋流,迪拜著名的天然沙滩将被侵蚀。

  还有安全问题:在较低的海岸上盖房会把自己暴露在大自然的危险之下;而那些高大建筑则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

  但目前为止,这些担忧并没有阻止这个21世纪淘金热的脚步。往好处说,这是脱僵的乐观主义;往坏处说,这是脱僵的混乱。

  穆罕默德酋长的回应是:“每当人们说我们不可能再发展了,或者说这一切都将要崩溃,我就高兴,因为我会和过去一样,证明他们是错的。”

相关文章

·中原地产:0914-0920住宅周报 09/09/24

·合景泰富25亿收购“誉山国际”全部权益 09/09/24

·国务院会议通过《中部地区发展规划》 09/09/24

·泰州华侨城向华侨城集团借款3亿 09/09/24

·华业地产深圳子公司拟贷款5000万 09/09/2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