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轻骑,马到成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这句广告词响遍全国,“轻骑”一度成为中国轻便摩托车的代名词,而他的当家人张家岭也像轻骑摩托一样红遍全国,在很多济南人眼中,张家岭和轻骑就是一码事。
初露锋芒——把“黑老鸹”变轻骑
1984年,42岁的张家岭被调任济南机动脚踏车厂任厂长,这个曾经在1964年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的企业,当时资产只有2000万元,且负债率100%,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造型简陋,被人称为“黑老鸹”。
中国轻骑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家岭在法庭上
张家岭上任后,济南机动脚踏车厂被改名为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那时,通过和日本摩托车企业合作,重庆嘉陵集团生产的民用摩托车已经成了气候,这也给了张家岭以启迪,他坚信民用摩托车产业肯定会成为中国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张家岭在企业几乎没有经费的情况下,上任后马上赴日本考察。1985年,轻骑与日本铃木公司签署协议,引进K系列摩托车技术,1986年开始生产。轻骑的发展从此起步。
演绎神话——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轻骑集团已经具备了50万辆成车的年生产力。1992年,轻骑集团组建济南轻骑股份公司,准备上市。在各方的支持和张家岭的运作下,济南轻骑很快上市。
“当时张总多次开大会,还放假让职工回家筹钱买股票。”许多轻骑老职工仍然对当年的情况记忆犹新。但许多职工并不熟悉股票这个东西,很多人不放心,并没有买,但买的人无不感激张家岭。1993年12月,济南轻骑一上市,股价高开高走,不到一月狂涨一倍,演绎了一出让人怀念的“轻骑神话”。
身为济南轻骑董事长的张家岭很快又成为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1994年5月,轻骑在海南的琼港轻骑分公司经过股份制改造后,成立的新大洲控股股份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7年末,轻骑集团通过收购琼海药的控股权,借壳上市顺利进入医药行业,轻骑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张家岭任董事长。
过度扩张——下属企业数不清
轻骑的快速发展引来广泛的关注,很快,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有了轻骑集团的子公司。最多的时候,连张家岭都数不清轻骑到底有多少企业,因为企业财务人员合并年终财务报表时,经常会发现一个从未听说的子公司。
根据轻骑集团曾经的简介,轻骑集团“由500余家成员单位组成,核心企业就有50家,其中全资国有企业13家,合资企业19家,海外公司10家”。
面对集团的过度扩张,也有人提醒张家岭,但面对掌声和鲜花,张家岭无法拒绝,加上过于自信,越来越多资不抵债的企业被轻骑兼并。
违规炒股——轻骑被处巨额罚金
1998年,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拐点,作为轻骑集团核心子公司,济南轻骑从1998年至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9亿元、9亿元和5.4亿元,年均下降幅度达50%左右,净利润分别为3.4亿元、1975万元和-2.7亿元,由绩优跌落到亏损。
1999年11月15日,因违规炒作股票,张家岭等三名有关责任人被认定为证券市场禁入者。“禁入令”迫使张家岭交出了兼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职务,轻骑集团被处以8000多万元罚金。由于无力缴纳罚金,轻骑集团大批库存摩托车被折价拍卖。随后,资金链断裂,公司出现产品断档,总计损失超过7亿元。
2000年,轻骑系企业全面亏损,济南轻骑亏损2.7亿元之巨。
押宝重组——张家岭无力回天
“张家岭也试图通过战略重组来拯救轻骑,但最终回天无力。”一位曾参与过轻骑集团和印尼三林集团重组的知情人告诉记者。2000年,轻骑集团与印尼三林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双方也多次互相考察。
2003年5月,济南市调整轻骑领导班子,曾任济南市经委副主任的王利民任轻骑集团党委书记,后来又任济南轻骑董事长,张家岭只任轻骑集团董事长,这也标志着张家岭在轻骑“说了就算”的历史结束了。
“此后,张家岭渐渐退到二线,虽然他很不甘心。”一位熟悉张家岭的人告诉记者,这以后,张家岭已经无法再掌握轻骑的命运。
2007年1月,张家岭被“双规”。同在这个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正式入主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2月11日,张家岭一案在济南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开庭,法院当庭宣判:张家岭因多项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
·张家岭:跌落轻骑 09/02/12
·陈凯歌·《梅兰芳》 09/02/03
·中国经济的战略思考 09/01/13
·瑰丽绽放 FENIX印象花火 09/01/12
·三星经济研究:中国楼市,暴跌开始? 0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