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怎样进行战争

  金融市场的起源

  对这些问题的一个最简单的回答是,在自十五、六世纪以来的欧洲大国竞争中,政府权力受到限制的国家大多崛起为大国,政府权力很少受到限制的国家,虽然一度称霸于世,却都不免于衰落的命运。这里最关键的因素在于金融市场的成立。在前近代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而农业的生产力只能产生非常有限的盈余。政府(主要是王室)即使有绝对的权力对百姓进行盘剥,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也非常有限。但是,在列国竞争的时代,军事危机不断。每一次军事危机提出的财政要求,都远远超出了政府那些缺乏弹性的岁入所能承担的范围。这时唯一有钱支付这些突如其来的巨大开支的就是商人。于是,各王室为了打仗而不停地向商人借贷。作为贷款的条件,他们把自己在未来几年的主要岁入都抵押给这些商人。这些商人到时候扮演着包税商的角色,替这些王室收税,并把所得直接装进自己的腰包。有的商人则以贷款换得对一些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的垄断。比如英格兰的羊毛和那不勒斯的粮食,就经常被抵押给佛罗仑萨的商人。

  商人大笔向政府放贷,政府以来年的岁入逐渐偿还,这就给金融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有的政府,除了向大商人借贷外,索性自己发放债券,甚至强制富人们认购。持有这种债券的人,遇到急需用钱的时刻,则以折扣价格将债券卖出换得现金。政府财政状况好时,不仅可以按时兑现债券的价值,还能支付利息。但当政府财政破产时,债券则如同废纸。比如面值一百块的债券,市场价格可能是八十块,也可能不足十块,会随着政府的财政信誉而在市场上大幅度波动。这种债券在市场上频繁交易,实际上和股市交易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华尔街上公司发放的股票虽然和债券不同,但在从金融市场融资这个意义上,债券的意义大有相通之处。

  这种金融市场,无不镶嵌在具体的政治框架之中。专制君主,如西班牙王室和法国王室,都依赖这样的借贷。但是,因为这样的君主权力不受限制,在财政危机时刻动辄废除自己所欠的债务,借钱不还。那些放贷的商人,在这种情况下则是“秀才碰上兵,有理说不清”,钱收不回来不说,有的甚至还被国王迫害、倾家荡产。所以,这样的国王财政信誉非常糟糕,借贷借不到不说,即使借到了,利息也非常高。相反,立宪君主,特别是共和体制的政府,权力受到种种约束,不能轻易赖账,财政信誉非常好。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背着巨额赤字仍然能以低息获得大笔贷款,最终把对手在财政上拖垮。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金融决定着大国的兴衰。只是这种决定性的因素是长期的历史演进而形成的制度架构,而非个别人在这种架构中的投机。

  这一金融市场形成的具体过程,即使简略概述也需另文。这里所能交代的是,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国家,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等,率先发放政府债券;其商人也竞相对欧洲君主放贷,实际上是中世纪的华尔街。日后这种北意大利财政,随着商业扩张北上,影响到相当于当今比利时、荷兰地区的低地国家,导致了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金融中心的形成。到了十六世纪末,这些地区不堪西班亚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和盘剥,揭竿而起,最终建立了独立的尼德兰共和国。这个共和国的主力,其实就是几大独立商业城市。在某种意义上说,尼德兰共和国的诞生无异于把意大利的城市国家转化为民族国家,同时保存了城市国家的商业和金融制度,标志着现代国家的诞生。现代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也都随之在这里崛起。北意大利财政由此转化为荷兰财政。1688年,来自尼德兰的威廉三世突袭英格兰而成为英王,荷兰财政也借这一“光荣革命”而传到英格兰,和当地的宪政体制融合,最后打造出伦敦这样的金融中心,也奠定了日后大英帝国的财政基础。

  还原滑铁卢中的罗斯切尔德

  当罗斯切尔德登上历史舞台时,这种宪政体制下的金融市场已经基本成形。英王室习惯于把国家的一些基本职能外包给商人,并从金融市场中大规模借贷。1756-1763年,英国靠着自己的借贷能力和商人的服务打赢了“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实际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主要欧洲国家都卷入,而且战场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此战之后,英国基本控制了主要的国际海域,大英帝国对世界的征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只有拿破仑的崛起威胁着英国的独霸。不过,在与拿破仑这场巨人之战中,同样是金融财政决定了两国的历史命运。

  因为拿破仑战争的消耗,英国在1793-1815年间的国债增加了三倍,达到7.45亿英镑,是其年度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两倍多。在伦敦的国债市场上,一百英镑面值的国债,交易价格从96英磅一度跌到50英镑以下,在滑铁卢的前夜还不足60英磅。一旦战败,投资人将更加怀疑英国政府是否还有本钱偿还这么巨大的债务,其国债价格当然更是不堪设想。

  罗斯切尔德是法兰克福一位成功的犹太商人之子,在1799年才到达英格兰,并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高度工业化的英格兰北部购买纺织品运回德国销售。他到1811年才进入伦敦的金融市场。不过,作为后来者,他有着一般的金融家所没有的宝贵财富。他是一位国际商人,有丰富的经验和网络打破拿破仑的封锁、把英国的黄金偷运到欧洲大陆。另外,他和自古以来的犹太商人们一样,靠家族关系建立了广泛的国际银行网络。几个兄弟分别坐镇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当时英军在威灵顿的指挥下转战欧陆,所有军需乃至支付给盟军的费用都需要用金银货币支付。因为战争胜负未决,传统的各种支票纸币早已失去信誉。是否能拿到金银,关系到英军及其盟友的给养和存亡。在这种危局之下,英国政府于1814年1月委托罗斯切尔德操办金银货币的转运,预计的金额相当于六十万英镑。到了5月,罗斯切尔德给英国政府输送了价值将近一百二十万的金银,超出预计金额将近一倍,为英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观点一周评述:过年与经济危机 09/02/02

·新年特稿:樊纲 平衡的世界 09/01/20

·新年特稿:巴曙松 次贷危机的根源 09/01/20

·世邦魏理仕: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摘要 09/01/20

·城市:迷失东京 09/01/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