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楼盘名字起得一个比一个豪华,为的就是吸引内地买家。
在香港,如果你住的房子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很多人就会赞叹不已:哎呀,你住的可是豪宅!当然,面积并非唯一标准。如果这套房子不是位于传统的豪宅地段,比如南湾、中半山,大家都有自知之明: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所以,这些年看到发展商向内地看楼团兜售所谓的豪宅,总有点看不上他们的推销手法—那些房子不是建在新填海出来的地方,就是在旧区;大楼单独看还算漂亮,可是不是孤零零坐落在工地一样的地方,就是被残旧不堪的旧楼重重包围。在如此社区环境下,如何享受“豪宅”生活?
不过,这种手法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最近,一个朋友说自己买了一个豪宅单位。仔细一问,300多平方英尺的建筑面积,也就是20多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一房一厅,难以想象如何容下三口之家。价格当然不菲:200多万港元。朋友很认真地说,真的是豪宅,会所和大堂都那么豪华。
看来,对豪宅有必要重新定义。在发展商的包装下,新楼盘名字一个比一个气派:凯旋门、天汇、天玺……朋友开玩笑说,晚上打的回家,司机问住那里,答一句“paradise”(天堂),不知会不会把司机吓着。据说,,名字起得豪华,为的就是吸引内地买家。看看成交个案,三分之一超过1000万港元的买卖,买家都来自内地。
除了名字,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最近创下每平米近70万港元天价的“天汇”,居然没有媒体能准确报道它到底有多高。号称顶楼是68楼,但大家怎么数也得不出这个数字。
原来发展商做了手脚:所有带“4”的楼层都不要,“13”也没有。加上复杂的复式单位,到底有多少层没人说得清。
有听众打电话建议,不如以后豪宅的楼层不要数字,干脆用十二生肖,哪一年哪个属相最旺,就让有钱人去买那一层。对这种无奈的玩笑,发展商却很认真,表示只要买家有需求,就一定会满足。
有专业人士打电话到电台节目给特首,表示身为医生、律师,都买不起楼,没办法结婚。特首说,要量力而行,推介大家到新界买。看来特首并不知道,新界也开始成为豪宅地段了,朋友买的20多平米“豪宅”就在新界。不单是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在市区需要重建的旧区,新推出楼盘哪个不标榜自己是豪宅?
发展商就算花上每平米3万元的建筑成本,但在成本翻倍的同时,售价也从原本的七八万元翻了一番。算来算去,豪华装修花出去的钱,只会让自己赚得更多。
可惜的是,明知道发展商狂赚,依然有人愿买,甚至抢购。不管真假“豪宅”,只要有富丽堂皇的大堂、名牌的厨卫设备和气宇轩昂的会所,套型再小、周边环境再差,毕竟圆了一生的豪宅梦。发展商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传龙湖获索罗斯2亿认购 国际配售超额10倍 09/11/10
·普华永道:沪GDP2025年上升至世界第九 09/11/10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辞职,传将赴中大任传媒学院院长 09/11/10
·保利香港销售已达70亿 资产收购仍在进行 09/11/10
·花样年拟发售14.6亿股 集资4.76亿美元 0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