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许家印的未来选择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11-09 03:46
评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首富并非许家印特意的选择,但是股市的金手指让首富选择了许家印。
上周的资本市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股市就是一只金手指,11月5日,他指着恒大董事长许家印说:你,来当首富。于是,又一个财富神话诞生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首富并非许家印特意的选择,但是股市的金手指让首富选择了许家印。
正如许家印在上市当日接受媒体群访时的表态:“我从未关心过我是否会成为首富,我只关心恒大”,聪明的许老板没有忘记在后面加一句:我从来没有说过恒大一定要超越万科成为行业老大。
不管许家印是否承认,事实上,恒大已经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万科,比如土地储备。根据一家研究机构9月底发布的数据,目前内地开发商中,恒大的土地储备已经跃居了第一位,超过了5100多万平米。即便有土储巨无霸之称的碧桂园也被恒大甩在了后边。而在今年土地市场表现活跃的万科与保利等巨头,尽管已经投入几百亿的资金拿地,但土地储备量依然只有2450万平方米和2350万平方米,与恒大相比显然望尘莫及。
高额的土储模式决定了许家印将为恒大选择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路子。根据恒大的招股书披露,目前恒大在全国24个城市中有52个项目在发展,大多均分布在比较具有增长潜力的二线城市。同时开工多个项目对恒大的运营能力是个不小的考验。许家印为恒大制定的解决办法就是“标准化复制”。在这种模式之下,恒大在每个地方开发楼盘的规划方案、图纸、原材料都不需重新设计和另外订购,全部现成。
这或许是万科与恒大的一个重要区别。尽管万科也开始强调在二线城市发展,以避开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同时万科也极力提倡其工厂化住宅的生产模式。但事实上,万科的路子与恒大不大相同:万科的个性化特点可能要优于恒大。
郁亮曾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解释万科的工厂化和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关系:汽车行业同样采用了标准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但这并未影响汽车消费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万科同样如此。
而从恒大旗下多个类似的项目名称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恒大已经将其模式的复制发挥到了极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减少了开发成本。其实这种模式在华南似乎也似曾相识,恒大并非首创。
“恒大在全国各地开发的所有项目都成功实施“规模品牌”的发展战略模式,我们矢志成为全球化地产航母”,许家印将恒大的未来勾画为一艘地产巨无霸航母。但在不断变化的房地产格局中,巨无霸的应变能力或许会有一些折扣,这应该是恒大应该关注的问题。
不管如何,数年艰辛,一朝梦圆,上市成功已经将恒大推上了一个新的里程,在首富选择许家印的同时,许家印也可以为恒大选择一个更远和更好的未来了。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