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架结构的艾菲尔铁塔取代木架结构的塔而炫耀的站在巴黎乃至世界人民的面前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它是否想到百年后,自己会在电影里屡屡被炸掉,竟不费吹灰之力?
听说,巴黎塞纳河左岸的艾菲尔铁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
为了证实一下,我去影院看了这部就快要下线的美国电影《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果然,艾菲尔铁塔被炸掉了。其实,这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美国大片熏陶下的我辈影迷,对这些镜头早就司空见惯。哪部美国大片里不毁掉几个世界历史遗迹或人文建筑,就不敢称自己是大片。而且必须要毁的有水准,要让这一场景成为这部影片甚至同类影片的经典标志性镜头,让人一想起这部电影,其它的所有东西——故事、演员、导演、对白、结局、意义等等都可以记不起来,但是一定要记住这个镜头。这不,前不久刚上映的《变形金刚II》里,擎天柱和威震天不是也把埃及的金字塔给糟蹋了一番?
但是,这次《特种部队》在炸掉艾菲尔铁塔的时候,很节制,很写实,很美学,很有想象力,且还不忘诗意,所以很值得为它大书特书几笔。
说它节制,是因为整部影片里,只炸掉了一个世界著名人文建筑,不象其他影片,狂轰乱炸能炸多少就炸多少,象吃自助餐。除了艾菲尔铁塔,影片里还有一个方尖碑,晃来晃去,我一直觉得它也会像那座可怜的艾菲尔铁塔一样被炸掉,最后竟然幸免于难,很是意外。后来想了想,老美还是很讲“电影生态学”和“科学发展观”的。据说在美国有些州,钓鱼的人都要随身带一个尺子,每次钓上来的鱼先要量一量,太小了就要放生。可能这个方尖碑还不够资格在这部影片里被炸掉。也是,如果都炸掉了,那下一集炸什么。显然,从影片结尾的开放性构思来看,续集的拍摄在所难免。方尖碑在续集里是否能保得住,就很难讲,正如,这次放生的鱼,明年再被钓起来的话,也许就没那么幸运了,除非它的身材保持的依然很好。
说它写实,是因为不象其它影片一样,把这样伟大的人文建筑或者被海啸用一个浪头或者被外星人用一束神秘的激光或者被恐怖分子用一个炸弹在一两秒之内就炸的烟消云散,想想当初建它的时候费了多少功夫,而今在电影里被毁掉时竟然用这样拙劣不动脑筋的方法,真是暴殄天物。
所以,我说在影片《特种部队》里,艾菲尔铁塔的倒掉就倒得很有创意。此外,它倒得还很有尊严,很有骨气——它是被虫子咬倒的。这却很对的起它的创造者——居斯塔夫.艾菲尔先生,因为这些虫子可不是一般的虫子,它是一个科学狂人发明的纳米虫。瞬间,可以毁掉一座艾菲尔铁塔,刹那,可以灭亡一个城市,转眼间,地球就化为灰烬。从这层意义上讲,他是在以智慧对智慧,技术含量很高,绝不亚于居斯塔夫.艾菲尔,所以作他的对手,当之无愧。
说它写实,是因为它将艾菲尔铁塔倒掉的整个过程都详细的拍摄下来了:两个坏人拿着纳米虫子炸弹,先寻找目标,然后一路躲开特种部队的追踪,最后一刻,炸弹终于被发射出去,落在艾菲尔铁塔上,炸开,绿色的纳米虫子(老美也很注意环保)迅速爬满铁塔的一角,一边饱餐一边繁殖,可怜的艾菲尔铁塔的一只腿很快就没了。导演还很注意细节,连有些虫子掉下来落在铁塔下面行驶的汽车上,把汽车一起毁掉这一可能性都不忽视,可见其职业道德何其感人。
此外,最关键的是,写实之余导演仍不忘美学原则,在纳米虫子疯狂的吃艾菲尔铁塔的时候,导演并没有让它们把铁塔全部吃掉,而是刚吃了一只腿,导演就喊:“CUT!”,纳米虫子乖乖的停止进餐。铁塔少了一只腿,失去重心,于是倒掉。美学上有个词语叫审美快感,快感是要讲原则的,其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快感的时间不能太短,否则就很不爽。可以看出这个导演很讲原则,想方设法延长观众的快感。后来,这一镜头果然成了影片中的经典的标志性镜头,每篇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里都要提到这一镜头,要是不提,就等于没看。我之所以在我的这篇影评里(如果它算影评的话)只提到它,是因为除了这一镜头,这部影片实在毫无亮点,实在可悲。
看着荧幕上那些如动画或电脑游戏般的炫技镜头,突然感到,其实我们和一百年前那些看着火车从银幕上呼啸而来的观众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以前是用火车,现在改用了飞行器了,以前的观众会吓得抱头鼠窜,我们则已经被震到冷漠,所以,电影依然要不余遗力的想办法震惊我们。实际上,电影在其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它也曾经想用剧情与故事来吸引观众,最终还是落到了炫技的地步,恰如一百年前人们第一次看到它的样子。从这一点上说,电影经过百年的发展又回到了最初。
每次看到电影中那些炸毁人文历史遗迹的镜头,除了天性中的与生俱来的破坏欲在感官刺激中得以短暂的愉悦外,更多的则是深深的痛,尽管我知道那只不过是一场电影,一切都是假的,可是电影反映了人们的态度。就如影片里那些把人当枕头一样的扔来扔去的,或者被当成气球一样的被车撞来撞去,最后还能安然无恙镇定自若的继续玩笑下去的镜头,大人看了哈哈一笑了之,孩子们看了会怎么样?只能以为人的身体是如此的坚强从而忽视对它的爱护与尊重。
在炸掉了那些人文历史遗迹的时候,电影中的人文精神也一起被炸掉了。《特种部队》里唯一有点人情味的情节就是那个曾迷失心智的女孩在男主角的感召下弃暗投明,但是,感动吗?一点也不感动,为什么?因为没有时间让你感动,一切都要让位于技术的炫耀。
艾菲尔铁塔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且借着世界博览会之机建设而成的,其实很少人知道它的另一个目的恰恰正是为了炫技,就连艾菲尔本人也承认,“这座铁塔并不算是真正的建筑,只能说是一种纯技术表演的成功”。因为那时候建筑界正兴起钢架结构,艾菲尔铁塔将这种技术推到了极致,因此,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它标志着一种新建筑美学的正式诞生,具有显著的双重历史意义。
在电影中,被炸毁的艾菲尔铁塔似乎也隐喻了一个电影新时代的到来,当然这个时代的问题不是视觉刺激取代了人文精神,因为缺少人文精神的电影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人文精神已经迅速的被商业大片排挤出了其艺术标准的范围,这一时间好莱坞用了二十多年,我们则仅仅用了十几年。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以新的方式来增强视觉刺激,那些曾经在《真实的谎言》《虎胆龙威》中以肌肉男形象作为大片主角的英雄们,正在被机器人或者被披着机器外衣的各种伪人类或者伪机器人所取代。
让我说得再明白一点吧,电影把人文精神炸掉了以后,正在把人也一起炸掉,剩下的只有机器和技术。我们曾经批判过“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肌肉男,但是肌肉男头脑再简单,也毕竟还是人啊,在以人的气力和姿态做着相对真实的动作,而现在的大片里,这样的人也没有了,有的只是动画般的电脑特技。《特种部队》中的科学狂人说:“科学是需要牺牲一些东西的。”牺牲的是什么,已经不是人文精神了,正是“人”本身。
当年,钢架结构的艾菲尔铁塔取代木架结构的塔而炫耀的站在巴黎乃至世界人民的面前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它是否想到百年后,自己会在电影里屡屡被炸掉,竟不费吹灰之力?
·肯尼迪逝世:一代政坛豪门的谢幕 09/08/27
·中国式饭局 最富营养的午餐 09/08/26
·Prada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09/08/24
·幼稚园大学 09/08/23
·德国 物超所值的旅游胜地 0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