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荒诞主义”还是“戏剧结构”,都不可避免地要向西方学习。“中国古代小说都是抒情多过叙事,后来发展出章回体小说,比较像电视剧。中国人不重结构,讲究写意。就像我早先画画,西方画法有透视,有构图,中国水墨就没这些,画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他喜欢“构图”,安排、搭建结构,全都是理性的思维。不过在他看来,荒诞主义也只是个主义,提供一个观念和外壳,做电影时,血肉部分还要由自己添加,他也“黑色”,但不会模糊道德和美学,前提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基本上还是挺积极的”。他的电影荒诞,但不残酷,“狠”来自风格上的极端。
到宁浩接受采访时为止,《疯狂的赛车》已经做了四场试映,由观众填写表格,反馈意见。“比如你觉得哪儿慢了,哪儿觉得没意思了,音乐喜欢不喜欢等等,比较集中的意见是中间部分有点慢,已经剪掉了几场,现在也还不是最终版本,画面不会再变动,但要调光调色,处理一些技术问题。”宁浩没有给出这部电影的具体投资数额,但是肯定上了千万,镜头也比上一部精致眩目,更加流畅。“我的镜头比较脏,电影就是个很二的电影,所以镜头也得跟电影一致,用很二的镜头,用了很多的小广角,很少用那种特有气势的大广角,觉得跟电影没什么关系。”
对于延续同一类型是否是个好策略,他的回答没有犹疑,他乐意让观众看得高兴,针对的是大众市场。至于他本人,倒没有非要显示自己控制各种题材和风格上的能力。“现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最需要的就是喜剧,喜剧最受欢迎,最易被人喜欢。我希望延续上一部电影的类型,创造出一种无论自己还是别人都可以复制的模式。”他提到服务精神,“社会上每个职业都是服务,电影得让观众看得高兴。”
如果拿《赛车》对比《石头》,结构的确更复杂了,可是男主角黄渤照例操着一口青岛土话,两个陕西来的刚入行的杀手念叨着“专业精神”,一群被搞得晕头转向的台湾黑帮,两个又笨运气又还过得去的警察,由台湾综艺节目演员九孔演的中年秃顶假药品牌老板,脱胎于电视直销广告里那种大叫大嚷的台湾籍主持人形象——这种警、匪加几个无辜被牵扯的倒霉蛋的模式已经没有了第一时间的新奇感,让人难免去猜想,复杂的结构和强烈的戏剧冲突是否有可能以其他类型的故事作为依托?虽然故事可能更脱节现实,但部分台词已有强行逗笑的嫌疑——借日常生活里的流行说法博人一笑,分寸很难拿捏,昨日的流行很快成了今天的过气,非得要小心聪明地使用。
这次《疯狂的赛车》由中影集团投资拍摄,档期一再调整,现在确定为1月20日上映。年底档,应该是个好时机,不过对于宁浩的团队来说,现在的情况也很紧张,中影集团的宣传力量大都集中在了《赤壁》下半部的宣传上,他们只能靠自己。负责宣传的潘肖一直在打电话,各家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到了年底已经基本录制完成,哪个还能安排黄渤或是九孔参加娱乐节目,下一站上海,哪些人需要和导演一道赶去发布会,各类杂事,可能不比拍摄制作的过程更轻松。
2006年时宁浩是“黑马”,可是现在坐在对面的这个导演给人的印象并没有多少黑马的犀利,他和他的电影不太像,说话并不让人觉得有多幽默,回答问题亦不狡猾。问他对人有没有戒备心,他说一半一半,世上的事情都是一半一半,相信别人对他的误解必然存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电影之外,他还得过他的生活——一半高兴,一半不高兴,跟大多数人一样。
·中原:2008年成都市土地市场分析报告 09/01/13
·徐式喜剧PK冯式幽默 年度贺岁电影大家谈 09/01/13
·50亿巨资难回 招商、九龙仓项目或陷亏损 09/01/11
·中国——外资银行的避难所 09/01/11
·世联:08年第四季度深圳房地产市场概况 0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