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平稳阶段,数据是有用的,在市场处于趋势变化阶段,任何数学方法得出来的预测都只会是预测者的主观愿望。
核心解读:
2008年第四季度土地建筑规模放量在:125-165万方这个区域内。
2008年第四季度出让土地楼面价格在:850-993元每平方米这个范围内。
2008年第四季度批准预售许可证的放量为:700-770万方之间。
2008年第四季度交易成交量为:255-286万方。
2008年第四季度的供应存量为:1332-1633万方左右。
2008年第四季度成交价格为:3577-3766元平方米。
一、背景说明
1、基于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足,因此整个行业尽管众说纷纭,但是我们发现每一种理论和每一种声音后面都缺乏严格的经济学理论依据,以及对行业经济学现象的漠视或者忽视,仅仅依靠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愿望来对房地产行业的走势进行预测和预期,因此大多数预测都严重失真。基于这种情况下,我司希望通过行业产业经济学自身规律的反映来解释房地产行业的现象。
2、我们认为,在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了现阶段,是应该进行理论梳理的时候,而且理论也能够解释更多的产业现象与行业现象,理论的适用性在今天的行业内已经能够得到更充分更透彻的说明。
3、因为全球性的经济干预与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以及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我们需要思辨政治与经济的核心关系,政治与行业经济学的核心关系,力图通过对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来客观剖析任何政治对行业经济的重大决策和对行业影响的判断。
4、在10月22日,在约20个地方政府出台救市政策以后,中央政府推出了自己的救市政策,从地方到中央政府,救市达成一个普遍共识,现在政治意愿已经相当清晰,不再是救与不救的问题,而是怎么救,救市能起多大作用的问题。
5、行业链条跟踪。虽然房地产行业自身具有金融性与金融功能,但是房地产行业在生产领域,仍然是一个中间型行业,资金的供求关系会对房地产行业自身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消费领域,房地产行业属于后端产业,属于非必须性消费产业。按照消费经济学原理以及马斯洛原理,房地产行业的消费属于后端消费,这类消费品特征就是需求弹性无限大,因此房地产需求波动幅度和频率也会比较大。
二、预测的依据以及逻辑假设
(一)经济背景
1、世界经济:欧美国家次债危机传导速度加深,欧美国家失业率上升到近20年最高点。同时美国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持续走低,房产危机没有落底;欧美金融系统大肆被破坏,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政策,形成一股全球救市风潮。拉美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受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双重打压,经济进入危险领域。
2、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下降到9%,跌幅超出所有预期。出口企业遭受重创,东部沿海区域约15%的中小型企业进入关停阶段,显性失业率急剧上升。17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经济调整思路是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拉开了农村新土改的序幕。
3、中国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出现滑坡,在一线城市趋势明朗以后,二三线城市走势也开始明朗化,普遍出现价格僵持、成交量下挫的局面;在土地市场上,全国走势呈现出同步趋势,土地市场回落幅度大多高达50%以上。
4、重庆城市以及重庆地产:第三区公布的滞后在房地产领域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中海地王的超低价也出乎所有人预料;秋交会价格下行趋势明显;二手新房放量激增。
·明年贷款方向或调整 房地产融资形势严峻 08/11/06
·正大广场否认待售传言 08/11/06
·北京:住房公积金房贷最高可贷80万 08/11/06
·浙江:13.58%房企被吊销营业执照 08/11/06
·越秀投资资产重组 转型地产商 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