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评述:怎样的华尔街危机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10-05 16:22
评论
中国人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他们明白手里有钱总不愁过日子。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心态!
尽管在此次金融危机当中,更多的人会讨论当美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美国市场经济当中的时候,这个世界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但美国的金融危机为告诉了我们什么?也许是一个赤裸裸的资本主义世界!
整整一个黄金周,美国的金融危机远比国内开发商卖房子更受受人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金融危机有一次让我们认识清楚了这个世界。是的,美国是资方,中国是劳方,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现实。
这种简单的雇佣关系的对比的原因在于中国在向世界源源不断的输出“中国制造”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不过是为了在华尔街换取我们需要的美元。在整个世界金融体系当中,英美越来越充分地扮演起一种雇主的角色,抑或说英美利用自身的金融体系,在为这个世界的财富充当“职业经理人”。
整个华尔街的崩溃用我们最能接受的比喻就像我们今天来形容我们的开发商一样,当他们在雇佣我们生产的时候,他们用剩余的财富去投资,当此种投资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像我们今天的开发商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一样。
于是对于许多人认为在整个美国金融危机当中中国将乘机崛起的说法大可不必去太多的在意,我们应该明白,当华尔街的金融资产变成废纸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中国制造”换来的美元在开始渐渐的贬值。与此对应的是通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国内资产可能出现的贬值。
我们房地产或许也是其中之一。最起码当前的国际资本无论是看待我们的房地产企业还是看待我们的土地、住宅、写字楼等一系列不动产的眼光不再像过往的几年那样了。同时在国际资本开始回到华尔街抑或是用来拯救全世界面临问题的金融体系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那些在过往数年内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充斥在国内的资本正面临萎缩。
于是,无论是我们的制造业还是房地产业都发现自己缺钱了?问题不仅于此,美国金融危机可能造成的衰退结果是我们的雇主可能发现“中国制造”的销路与销量正在萎缩,缺少资金的制造业可能面临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资金来源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中国制造”是否能够卖的出去的问题。
此等情形和今日我们讨论的房地产市场是何等的相似,开发商面临着销售与融资双方面的困难。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不仅仅是房地产,也许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世界的生意都不好做了。市场出现萎缩与滞销的产品可能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
还记得我们曾经在中学课本了学习到的美国大萧条吗?那些被倒掉的牛奶,疯狂抛售的股票,凋敝的民生。在将近90年的发展历程当中,美国将自己曾经承担过的制造业的重任输出到了中国的亚洲新兴国家,于是直面生产过剩危机的或将是我们自己。
我们的情况当然不乐观!一方面我们的雇主可能会继续欠我们的欠债,然后把一种叫做债券的东西给你,实际上那可能是白条,在不得已的情形之下,他们甚至会抛售那些可能已经贬值甚至变质的资产,而你可能不得不接受。另一方面我们的雇主在到处寻找资金的时候或许很难有心思去销售你的产品,更为严重的是整个世界的消费市场在萎缩。
这种情形的出现在于,美国人乃至欧洲人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在不断的吸收中国廉价劳动力制造的产品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及时的付完全部款项,抑或说他们付款之后又让你去买他们的各种金融产品,或是直接通过金融产品的形式付款,然后将这些资金再一次用来投资“中国制造”抑或是新兴国家的各种资产,从而挣取更多的钱。
作为劳方的我们在此过程当中承担的似乎是双重被剥削者的角色。欧美的雇主们发现这种财富放大效应的时候,他们发现消费市场满足不了对“中国制造”的需求,于是他们在本国市场疯狂的鼓励消费,于是便有了无按揭贷款,欧美人民可以用更多的钱去消费“中国制造”,同时为他们投资本国房地产提供便利的途径。
终于,这种通过华尔街金融体系制造起来的流动性泡沫在次级贷款上崩溃了。华尔街金融机构开始面临今天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同样的问题,他们资金链开始断裂了……
问题在于此次金融危机导致华尔街整个金融体系的大变局的时候,“中国制造”者为何会有如此放松的心态,其实作为穷苦出生的孩子不过是懂得节约而已。我们为自己存了些钱,这些钱尚足以过冬,甚至可以帮助一下曾经的老板。
于是有人认为我们可以取代老板。事实真是这样吗?或许吧!
回想起陈启宗先生的生意经,第一不欠债,第二重实业,第三讨厌投行。其实这是中国人做生意一向来的原则,稳重,扎实,做事实在在的生意,不玩虚的。
中国人做生意向来对现金流和资金链的把控极其稳重。原因是中国人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他们明白手里有钱总不愁过日子。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心态,其他的,不过是技巧吧。
但是华尔街投行不懂,我们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也不懂。所有人都知道泡沫的形成是在一个稳定的利益链条上,各种因素不断发展到极致的时候最后将这个利益链条拉断。当这种利益链条形成疯狂的拉升的时候,大多数人会处在亢奋当中。其实做到理性并不难,只要你看清楚了利益链条的本质,你如果发现大家都疯狂的时候,你保持足够的冷静就可以了。
但新兴市场的毛病就在于大多数人认识到行业利益链条的本质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把握一个度。今天的中国无论是房地产业还是制造业肯定要有一个吃亏过程,问题是这个吃亏的过程影响有多大?
最后,回应一位网友曾经在我们的留言板中说万科会像雷曼一样倒掉的说法。我们的说法是,万科不会倒掉,但是万科会像所有在去过两年内过度膨胀的中国地产企业一样缩小规模。这是他们目前可能应付危机的唯一方式。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