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泰和借壳上市首秀 未来五年投千亿押注京津冀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5-21 23:44
评论
是次未透过公开招股,而选择借壳在香港上市是因为这样较有效率,希望尽快得到平台进行资本市场运作。
观点网 5月21日,借壳开世中国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隆基泰和迎来上市首秀。
在隆基泰和的发布会上,“京津冀”成为关键词。据隆基泰和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海潮介绍,未来5年,将在京津冀地区投入超过1000亿元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
事实上,自去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京津冀地区早就成为各大开发商的觊觎之地。
李海潮表示,隆基泰和早就已经提前布局北京一小时经济圈内建设,目前在河北保定、邯郸、唐山有15-30%的市场占有率,未来亦将深耕河北。
据他介绍,隆基泰和开发项目遍布首都经济圈,累计开发项目逾70个,累计开发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2015年开发面积将达8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总量1700万平方米,战略储备土地面积5500万平方米。
其中,隆基泰和最引以为傲的是其打造的“白沟模式”。据悉,白沟处于北京、天津及保定中心点,距建设中的北京第二国际机场50公里,是中国北方著名商贸名城,素有“南义乌、北白沟”之称,是全国箱包采购中心、中国北方轻工产品采购中心,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命名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
据了解,隆基泰和集团全面统筹白沟商贸全产业链的发展,在当地已建设运营12个专业市场,总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去年,白沟市场成交额达到830亿元,年物流吞吐量达1700万吨。
此外,旅游开发是隆基泰和的重要产业板块,李海潮预计隆基泰和将投资500万元在河北建设和道国际产业新城、投资100亿元打造白洋淀芦乡生态世界、投资66亿元建设保定东湖文化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隆基泰和自借壳登陆香港上市平台的首次亮相。
隆基泰和表示,是次未透过公开招股,而选择借壳在香港上市是因为这样较有效率,希望尽快得到平台进行资本市场运作。未来会视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其他方式的融资。随着公司在港上市,集团将利用本港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以加快新型城市化的业务发展。
不过,隆基泰和首席财务官甄晓净表示,截止去年底,公司持有现金及等价物630万元,可应付公司日常运行。现阶段未有计划在港进行融资。
资料显示,2014年隆基泰和营业额逾500亿元,2014年合约销售额147亿元,2014年销售面积257万平方米。
2014年12月23日,隆基泰和董事长魏少军通过收购方式获得开世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接近四分之三的股权,随后完成要约收购,并在近期将开世中国更名为隆基泰和控股有限公司,重新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不变。
以下是隆基泰和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我们预计在5年内投资1000亿,想问一下这1000个亿的投资方向大概是哪些?现在市场占比已经比较高了,您预估在未来整个隆基泰和在河北市场的占比能达到多少?
李海潮:我们集团应该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因为我们已经提前布局了环首都的很多城市,土地储备刚才也向各位进行了介绍。
我们现在的投资区域已经遍布了河北省的9个市,包括20个城市。公司在新型城镇化,是整体以公司的主产业及相关产业共同来进行城市投资,同时也会根据城市自身的产业特点和自身的产业优势,结合着我们对这个产业的投资判断来进行投资。我们也会根据城市本身的市场容量和客群的需求,来对投资进行测算和预估。
提到占比,因为现在我们在不同的城市,投资的量都不太一样,我们会布局环京津冀的环首都地区,一些重点的高成长区域城市,比如说保定。目前我们在一些重点城市,比如保定、邯郸、唐山,整体的市场占有率都要达到15%到30%左右。
现场提问:公司在上市之后,公司的业务是否还会局限于河北?未来还会不会拓展一些其它的区域市场?有没有计划进军海外?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战略布局?
李海潮:我们在环京津冀区域,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有着企业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对这个市场的了解,对客群乃至文化的了解。如果按我们国内的一句话来说,我们是相对比较接地气的。
目前从两大政策利好的角度来说,我们现阶段肯定是立足于京津冀地区,深耕河北,这是我们当前的战略。当然,随着在香港市场的上市,我们也会捕捉更多的市场机会,对海外的投资,乃至于更多区域的投资,是持一个开放的态度,也会紧抓市场机会来创新企业发展。
现场提问:隆基泰和为什么会选择借壳方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为什么不用IPO的方式?
李海潮:我们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方式实现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主要也是考虑到,如果采取公开发行的方式,相对的时间比较长,借壳的方式还是比较有效率的,再加上现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的大环境,我们也是想尽快地能够有更好的平台来实现我们的资本运作。
现场提问:公司未来5年可能会投放1000亿元的资金来发展公司的业务,现在公司的现金状况是怎么样的?上市以后会不会有一些融资的行动?公司对未来内地的房地产市场怎么看?有人说以前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现在是白银时代,公司在这方面是怎么看的?是不是也要朝一些新的方向去做,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李海潮:所谓的黄金时代也好,白银时代也好,我觉得还是视不同的区域,还有你的业务来看。比如说我们在保定,大家也都知道,在今年第一季度整体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保定的房价涨幅仍然创了全国的第一。
关于房地产是黄金时代还是白银时代,我觉得还是要看我们未来布局的区域,以及那个区域所处的地位,还有所布局的一些产业。如果在一些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也比较好,未来有一些成长预期的城市,我认为还是可以有一些投资的倾斜。
关于上市公司,截止到2014年年底,公司的现金流量大概是630万人民币左右,这是足以支持目前上市公司日常的一些业务的发展需要。未来我们也会视上市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也会以开放的姿态来进行一些其它方式的融资,当然这个是要视业务发展需要。
现场提问:环首都经济圈、京津冀的政策的双重利好下。现在这个区域的竞争还是比较大的,华夏幸福、泰禾都在这些区域要做很大的项目,公司要怎么利用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展?另外一个,关于物业的问题,你们是只做隆基的项目,还是会在别的项目上做?
李海潮:在环首都和京津冀这个政策利好下,目前中国的很多产业,都会随着政策利好产生一些竞争,刚才我已经向各位介绍,我们隆基泰和在河北这个区域,也就是在环首都区域,尤其是刚才我重点提到的这几个城市,我们已经整体经营了将近20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面,我们从整体的资源,我们的客群、品牌,和我们自身的产品,我们对这个区域太了解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整体的这9个城市,20多个地区,已经拿到的土地储备1700万平方米。同时,隆基泰和的地产不是一般的地产公司,我们是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模式的一个综合的开发企业,也就是说在土地综合开发前期的前置工作上面,和当地的政府都有很多的合作。
我们利用国家财政部在去年推行的PPP模式和当地的政府进行土地的综合开发,既是要对土地进行前期的整理,还要对当地城市的市政服务设施和公建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我们在前期的资源整合方面体现了自身的核心能力。我们目前的城市发展框架拉开,真正城市的规模扩张还是要以资源为主导,所以我们还是有自身的主导信心。
另外在刚才介绍的6个产业当中,以地产为中心的相关多元化的产业组合,在区域投资过程中,也是我们的核心能力。产业的引入在我们的优势资源配合下,我认为在京津冀区域我们的优势不言而喻。当然,我们自身在投资的决策和测算方面也会持一个精准的态度。
在物业管理当中,我们很早就成立了物业公司,在地产公司成立以后就成立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物业公司还是以自身的物业为主导。
刚才我提到,我们目前的物业的增值服务,都是实实在在针对于现在物业所服务的这几十万名业主,来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当然也会整合很多的平台资源到我们的平台中来。
我们成立的泰和会现在拥有十几万会员,同时我们现在的和社区这个平台也在搭建中。当然我们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还是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根据市场的需求,我们也会承接相关的外部业务,把我们的物业品牌做得越大越强。
现场提问:隆基泰和选择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也体现了国际视野,未来会不会有可能也有走出去的动作?刚才提到企业多元化的问题,能不能透露一下隆基泰和下一步除了对房地产、旅游,还有哪些项目感兴趣?
李海潮:随着在香港的上市平台的发展,对外的投资我们持一个开放的态度。我们现在在河北的投资,也会根据全国市场的发展,在市场当中寻找企业的支撑点,发展的方向还是持一个开放的态度。
刚才我介绍中谈到,这个企业为什么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打造产业生态圈,实际上,从我们原有的地产起步,到现在相关的多元化,我们一直是做相关多元化的绿色、生态链条的建立。我们整体的产业发展,未来会朝着绿色、生态的角度去推进,这也是在整体的产业研究当中,既符合国家政策的指导方向,也符合现在市场和客群的需求。
关于其它的项目,因为香港的上市平台原有是一个地产公司,我们在整体项目推动过程当中,我们会严格遵照和按照香港的法律要求,对于我们未来的产业进行投资。当然,我们也会持一个精准和审慎的态度,根据市场和周边的客群需求,对于其他产业方面,我们也会有一些开放的态度,但会严格遵守相关的上市规定和法律要求来进行对外投资。
与马云同造创业梦 莱茵置业杭州结盟研习社
2015-05-21 23:59
隆基泰和借壳上市首秀 未来五年投千亿押注京津冀
2015-05-21 23:44
杭州城里的广东人 大牌粤商如何搞定挑剔的市场?
2015-05-21 23:42
红牛东家的地产江湖 华彬5亿英镑淘金英伦
2015-05-21 23:39
佳兆业事件坚冰融化 风波中夺标盐田体育中心
2015-05-21 23:38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