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杭州城里的广东人 大牌粤商如何搞定挑剔的市场?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5-21 23:42

粤商们低调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摸透浙江购房者的胃口喜好”,因为在这个陌生市场中,消费者看重的是历年累计的产品口碑,而是“大牌”。

  观点网 纵观中国的生意圈,关于“徽商”“晋商”“闽商”的故事数不胜数。当目光集聚在杭城楼市,“招保万金”加“华南五虎”的强大阵容,让“粤商”也成为这个舞台的焦点。

  近日,在杭州市场素来低调的合景泰富来了一场“高调”发声。杭州合景副总经理张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合景天峻项目预计在6、7月推上市场,今年将在去年几个项目基础上实现销售额等各维度大跨越。”

  虽然,合景此番的“高调”,更多是基于整个项目推盘节奏的考量,但市场回暖带来的信心提振,当然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其实,在2006年并购浙江南都后,万科正式开启了华南房企入杭时代。但当这些高调的大牌们遇到一个异常“挑剔”的市场后,他们却不得不选择“低调”甚至是“消失”。

  “高调不起来,主要与华南企业进入杭州市场的节点和节奏有关系。”张民对观点新媒体表示,2006年、2007年是杭州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华南房企进来后的市场“要差一些的”。

  而在浙江中原品牌总监荆海燕看来,“粤商”们被迫低调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摸透浙江购房者的胃口喜好”,因为在这个陌生市场中,消费者看重的是历年累计的产品口碑,而不是“大牌”。

  “粤商”大来袭

  2014年1月16日,杭州余杭区推出3幅地块,包括两幅住宅用地、一幅商住地块,分别位于未来科技城和闲林桃花源东侧,总起价达18.54亿元。

  经过44轮报价,合景泰富以总价7.34亿元竞得余政储出〔2013〕87号地块,折合楼面价6899.34元/平方米,即合景天峻项目地块。

  这也是合景在未来科技城拿下的第三宗地块,在此之前,其已分别于2013年10月、11月摘得余政储出[2013]66号地块(合景瑜翠园)、余政储出(2013)75号地块(合景叠彩园)。

  “合景选择在2013年首进杭州,主要考虑到整个未来科技城的前景和规划确实不错,且市场整体成交比较好。”张民指出,以万科、保利为代表的最早一批外来房企是在2005、2006年进入杭州的,而2013年是以广东和福建房企为主。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招保万金”中,万科于2005年率先进入杭州,并成为四家房企中在杭项目最多的公司。在2014年的杭州销售榜单中,万科以122.4亿元销售额获得季军,仅位列绿城之后。

  随后,保利、金地均于2007年落子杭州,而在招商于2013年以8.8亿元竞得江干区牛田单元R21-17地块后,“招保万金”三缺一状态正式结束。

  另一方面,2007年,合生创展通过协议取得西湖区合生国贸中心地块,成为“华南五虎”中第一个闯入杭州的房企。此后,2010年碧桂园来了,2012年富力来了,2013年雅居乐和恒大也来了。至此,华南五虎悉数登场。

  对于“粤商”的此番大来袭,荆海燕分析指出,2013前后,杭州政府推地数量比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对外来房企入杭确实是一个比较好机会。

  据住杭网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杭州宅地成交金额434.8亿,其中,外来大鳄贡献卖地额325.4亿元,占宅地总出让金的3/4。其中,主城区共出让宅地26宗,外来大鳄竞得19宗,占比7成。

  “2013年杭州土地市场比较火爆,最典型的就是地王现象频现,反映了投资商对于杭州市场开发的热情和看好。很多房企都认为在城市进入方面,杭州是不二的选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对观点新媒体称。

  “低调”的广东人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对杭州市场前景的乐观预估,是华南房企在两个时间点扎堆进入杭州的首要原因。

  “当时,房企存在一个幻觉,即认为在限购政策下杭州市场能够一路高歌,这便是一个房企战略扩张的标配。”

  但是,有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残酷。在招商、雅居乐、恒大争先进入后,2014年整个楼市开始步入下行通道,杭州更是以“高库存”成为重灾区。

  2013年9月,恒大以总价25.95亿元总价竞得率先出让的萧政储出[2013]21号地块(恒大帝景),折合楼面价10556.5元/平方米,溢价率达到52.99%。

  拿地近十个月后,某一广东知名房企项目以折后单价11800元/平方米起首开,当日去化近9成。但随后楼市下滑愈发严重,项目陷入困局。

  “这个项目的销售逐渐处于一种亏损状态,拿地价加上建造、财务成本,最少17000-180000才能保本,但其周边楼盘售价也才1万元左右,严重制约其去化速度。”彼时,有相关业内人士指出。

  因此,在高地价及严峻市场环境双重夹击下,大多数“高调”进入的华南房企不得不进入一种“低调”状态,并一度被解读为“严重水土不服”。

  而此次粤商在杭州市场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张民的说法。“2013、2014年进入杭州的这些企业高调不起来,主要是因为市场已不如2006、2007年那样火爆。”

  不过,浙江中原品牌总监荆海燕就认为,在杭州这个陌生市场中,华南房企“低调”的另一根本原因则是,“还没有摸透浙江购房者的心理喜好”。

发稿:付庆荣审校:武瑾莹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