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郭广昌:复星正处“起飞跑道上” 已有产业整合方案(更新实录)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3-26 16:47

现已形成一个方案,即不是靠复星集团本身来做这个整合,现在是要求,每个产业每条线要主动利用集团资源形成“1+1+1”闭环。

  编者按:告别2014年,中国经济减速与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房地产调控全面撤退,连续降息与降准带来的是否光明未来?2000亿时代万科销售不再为王,多元化与转型中房地产不再是唯一选择,但我们仍然需要伟大的企业为行业引领方向,需要更多传承与创新。

  2015年3月25-27日,中国房地产全行业精英再度齐聚广州,问道“2015观点年度论坛”。在此间,我们继续盘点2014年里中国地产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表现,连续第六年推出“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让我们从全方位、多维度扫描中国房地产企业群体,并推出以下“中国房地产卓越100”特别报道。

  观点网 3月26日,在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于香港召开的2014全年业绩发布会上,问及公司2015年的投资速度、结构及方向,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目前复星正处于“起飞跑道上”而不是“赛道跑道上”,但绝不是激进的投资者,“我的胆子很小的”。

  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则介绍,复星去年投了15个项目,总计约53亿美元,今年会加大在全球的发展力度,一是继续增加保险投资与购入,一是轻资产保险资产的投资方式,“由于海外低利率、高投资回报率,使得公司的负债非常安全”。

  而对于海外收购可能面临的风险等问题,复星地产总裁徐晓亮指出,“复星在美国、日本、英国收购项目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海外市场很公开,规则很透明,且收购还是需要自己核心团队的判断。

  徐晓亮还强调,复星在海外发展的核心则是资金和资产的错配,后期的运作及当地团队能力嫁接。

  此外,在业绩会问答环节,如何调整公司管理架构和团队来完成产业整合,也是多次被问及的话题。对此,郭广昌称,一直以来,复星都在坚持多样化的激励体系,主张不同行业有不同考核方式,未来更多将采用合伙人的方式引入更多的优秀人才。

  “复星已于近期第一次启动比较大规模合伙人激励计划,给67个优秀激励人授予了股票,未来逐渐会让更多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加入。”

  至于整合的方式,郭广昌则表示,经过去年不段探索后,现在已形成一个方案,即不是靠复星集团本身来做这个整合,现在是要求,每个产业每条线要主动利用集团资源形成“1+1+1”闭环。

  而郭广昌强调的“1+1+1”模式则包括,一个是资金能力,即需要将保险纳入整个体系中;第二个是产业能力,这其中包含的最重要因素是产品及客户,“而这些东西的打造有时必须靠合作和收购”,嫁接全球服务能力。

  依靠上述两种能力,2015年,复星预计将在大健康、快乐时尚两个产业线上,“成为全球的领先者之一”。

  除上述两个“1”外,郭广昌认为,第三个“1”则是复星的蜂巢城市。其指出,在当前房地产遇到发展瓶颈现状下,求变是“需要概念和资源的”,蜂巢城市则是复星提出的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对此,徐晓亮表示,未来蜂巢城市将由复地全盘建造,“复地已在初步转型,主要转型做蜂巢城市这一块,未来蜂巢城市的发力点在旅游与健康文化”。

  据了解,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复星及所管理基金、控参股公司已经累计实现了5大类12个蜂巢城市项目的落地,总建筑面积超过470万平方米,初步尝试了健康、文化、旅游、物贸和金融五大城市功能的跨界运营。

  另外,问及复星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郭广昌认为,已经很成功的“白马”互联网企业不是复星最主要的投资方向,“人家不看好的时候,我们反而比较兴奋”。

  对复星来说,更重要的互联网机会是来自于传统行业的提升,而其2015年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复星所有的业务管理要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闭环,另一个是所有企业的客户管理要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闭环。

  “拥抱互联网并不是去单纯投资互联网企业,所有的传统产业都需要在互联网上升级整合。投资互联网,并不是只看重互联网明星,恰是整个行业都需要在移动互联网上生存,这才是大的机会来临。”问及未来互联网的战略高度,郭广昌如是透露。

  另值一提的是,对于复星重点打造的豫园项目,徐晓亮在会上指出,为推进上海豫园的发展,复星旗下的豫园商城已在2014年接手了复地的一宗地块。

  “豫园是复星去年一年做的战略调整,在豫园这个只有10万平方米的商业圈,5万平方米的经营空间,一年可以接纳约4000万人次的客流量,而官方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一年客流量约1600万。”

  因此,正式考虑到豫园背后代表的文化魅力,复星去年已在该项目上投入42亿元,预计总投资是67亿元。徐晓亮称,豫园的另外两块地也将正式启动,准备再造一个10万平新的豫园,使整个豫园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以下为复星国际有限公司2014年全年业绩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复星2015年投资的结构和速度会有改变和增加吗?行业的投资方向侧重哪个方面?你们企业的管理架构,以及对投资团队,各个公司管理团队的考核和绩效评估方面,如何去完成全球整合的目标?

  梁信军:去年复星在海外投资增长非常快,大概投了15个项目,将近有53亿美元的规模。今年还会加大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力度。

  首先,我们会继续增加保险资产的投资和购入。除了保险和投资之外,还会考虑轻资产的保险资产投资方式,我相信保险金和保险浮存金的增长还会比较迅猛。这是非常安全的,海外低利率环境让我们的负债率非常安全。另外复星还有非常强大的、在资产端提升投资回报率的能力。

  同时我们会不断加强在整个OECD国家和地区本地化平台的投资。大家都知道复星现在面临很大问题不是融资的问题,而是怎么提升这样大规模保险金收益率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全球并购,比如说像Club med是我们全球行业的整合平台,会支持Club med沿着自己的生态圈、产业链在全球布局,用复星的全球能力支持它在全球的投资和并购发展。

  最后是刚才郭总提到1+1+1全球项目,过去复星的1+1+1比较多在中国,少量的保险加房地产,今后保险加旅游,加房地产,保险加医疗,加养老,加房地产,在全球范围内的项目都会让大家看到。

  郭广昌:复星向来主张多样化的激励体系,而且也主张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考核方式。当然复星最主要还是推崇对核心企业家的激励,希望能够把核心企业家精神发挥出来。

  未来将更多使用合伙人方式,复星这样的平台需要更多极其优秀的人才加入。我们已经启动第一次比较有规模的激励计划,67个复星优秀职业经理人被授于了股票。这是第一步,将来还会逐渐会让优秀的经理人,甚至包括下面的员工和复星的长远利益发展融合在一起。

  在整合问题上,去年不断探索之后现在提出来有个方案是有效的,不是说靠复星集团本身来做这个整合,靠复星集团来推动整合是推不动,而且推起来很累。现在要做的是每个产业线主动形成1+1+1的形式,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主动利用复星集团的资源形成自我闭环。

  现在讲的整合是希望各个部门自己提高支持,更重要的是每一块都要从自我出发,去整合产业资源。所以1+1+1不是说复星集团统一来指挥,而是说每一块要自我闭环,在这方面我们也找到了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现场提问:之前讲到互联网是复星过去几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现在在互联网的投资基本上是在阿里系,会不会考虑其他投资,全面参与互联网投资?

  郭广昌:投资互联网只能作为资产配置里面的一个机会,阿里不是复星主要的投资方向。一般来说是人家不看好的时候我们不兴奋,大家都看好的时候我们觉得没什么意思。对复星来说更重要的互联网机会来自于传统行业的提升,比如说怎么把地中海俱乐部和互联网相结合,把所有用户管理要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闭环。

  我们所有的企业客户管理要在移动互联上闭环,这是2015年的基本目标。复星在互联网的投资方向是那些未来的马云,未来的马化腾,从传统行业里面找到更多的互联网行业去投资。

  现场提问:最近大宗商品价格在往下跌,去年复星在90美元上方收购了洛克能源,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这个风险在增加?

  郭广昌:洛克石油的收购确实是早了一点,我绝对不能保证每个投资的时机都是对的,如果晚点投肯定会更便宜。但是洛克石油没有那么坏,我们投资的时候洛克石油账上都还有不少现金,虽然石油资产价格是低一些,但是现金还在。

  收购洛克石油给了复星一个很大的空间,现在石油价格下跌,若是没有洛克石油,大规模去投我是不敢的。正是因为有了洛克石油,再加上石油价格下跌,才为我们这次投资带来很大的切入点,所以我们要从这个切入点把损失赚回来。

  现场提问:虽然提出拥抱互联网的战略,但是复星的投资比重不是很高,这是什么原因?

  郭广昌:互联网这个事情有一个误解,我们说拥抱互联网不是说要去投互联网企业,而是我觉得所有的传统产业全部要在互联网下生存。复星为什么要投资Thomas Cook,因为Thomas Cook是全世界第一个旅行社,但是它前五年非常困难,就就是因为受到互联网的挑战。

  但是去年、前年Thomas Cook开始通过自我改造,现在已经起死回生。这就是传统旅行社怎么样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然后从底部往上走的一个典型企业。

  复星投资互联网不是说只看重那几个互联网明星,如果只是有那几个互联网明星,那互联网就根本不值得去投。恰好是整个行业要移动互联化才能生存,这才是大机会的来临。

  现场提问:现在复星对外收购的行业越来越多,对于一些海外物业并购可能存在竞争风险是如何评估的?

  徐晓亮:海外方面,复星现在无论在美国的投资,还是在英国,都有有一个共识,海外资产的竞争很公平,很透明。

  我们在海外的投资策略也很明确,拥有很多第三方报告,也会更讲究自身在当地团队对这些物业深入的认识。一方面要有咨询报告、第三方的意见,另外一方面也要有自己核心的判断。

  另外复星不断强调海外资金和资产错配,以及后期的运作和当地团队能力的嫁接,便是确保不断制胜的核心。

  现场提问:去年复星旗下的豫园商场收购了复地集团的一块地皮,在地产方面的业务,已经退市的复地集团具体的安排是什么样的?

  徐晓亮:豫园项目是去年复星做出的一个战略的重新调整,我们发现豫园有一个非常大的魅力。

  豫园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基于这样一个脉络,它的物理空间更要展示,所以去年整个地价就投资了42亿,总投资67亿,把豫园的另外两块地也启动收购,能够再做12万平方米,再造一个新的豫园。

  老的豫园加新的豫园,在上海市中心有20万平方米的文化空间,这个想象力是非常充分的。基于这样的统筹,我们把原来复地旗下的这块地装入到了豫园中。

  复地原来是在复星集团下非常重要的公司,一个以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现在复地正在转型,主要是向蜂巢城市这个方向转变。

  将充分解决历史开发问题,同时转型到新的蜂巢。而蜂巢里面的发力点是在健康,还有旅游文化。同时复星已经搭建了地产控股这个平台,现在复地也作为复星地产在健康和文旅这一块的主要平台,所以在蜂巢项目复地都是全程参与。

  现场提问:复星已经投资了许多企业,在这些不同的企业之间,集团层面的支持和资产配置是如何去匹配的?在文化方面,已经成功并购了这么多的海外知名企业,又是如何通过文化上的共识去整合,或者让他们接受你们的价值观?

  郭广昌:复星投资保险公司之后,保险公司的年报也上去了,因为我们配置了很多风险资产。其实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高风险才有高收益,这是谎言。如果这两个那么匹配,那还要各位坐在这里干嘛,还要经理人干嘛,还要企业家精神干嘛。

  其实市场永远都是错配的,总是会有错配的时候,复星要找的就是这种错队的经验。低风险高收益总是有的,或者高风险低收益总是有的。因为人永远是贪婪和恐怖的动物,怎么变这一点都变不了。

  所以复星一定要去找到由于人性的贪婪和恐惧造成的市场错配,永远都是有机会的。

  而且复星保险资产的匹配和投资一定是严格按照当地的法规来做。国外的监管是非常严的,这是基本常识,尊重规则也是基本常识。在这种情况下空间还是很大,我不是一个很激进的投资者,我胆子很小的。

  文化方面我前面也提到过,需要尊重不同的文化,但是核心文化一定是共同的。我感觉还是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复星投资的企业本身一定要以企业家精神为重。

  现场提问:衡量买不买公司股票很重要的因素是公司未来的增长,刚才讲复星现在还在跑道上,这是怎样的速度?未来预期的增速是怎样的?

  梁信军:首先是保险这块,在70亿的利润里面只有11.5亿来自保险。但是今年复星的保险浮存金有望再提高。保险的浮存金乘以它的净利差就是利润,我们的净利差本身就在快速放大。我还是非常有信心保持高速发展,当然团队压力也比较大。

  在复星集团层面,保险金如果调整一下,相比投资之前这些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会比较低,收益率如果能够提高两三个点,再乘以千百亿,这是非常大的数据。未来复星保险金总规模的增长,以及净利差的增长,收益率的增长,会给复星带来非常大的收益,30%、40%的增长总有。

  同时复星会积极推动所有投资企业上市,包括推动分众传媒上市。今天、明天、后天还会宣布好几个复星投资的企业在中国A股过会,等待挂牌。这些企业推出的资金量也是非常大,这些在未来几年是可以看得到的。

  另外整个集团在进行互联网服务能力思维的改造,这些东西对整个复星将来跨界融合的成长,有很多空间可以想象。今后在大宗商品嫁接互联网,也许今年下半年就会展现,或者明年就会展现给大家非常激动人心的案例。我觉得复星是在起飞前的跑道上,而不是在百米赛跑的跑道上。

  郭广昌:刚才说进入快车道有两个意思,复星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和转型,现在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2015、2016年速度肯定会比2014年更快。另外一个意思是这个架构打通之后,在未来五年,或者八年,在现在规模基础上乘以5到10倍是可能的,我可以保证。

  现场提问:刚才提到2015、2016年复星会加大对保险业务的投入,有没有考虑去配置国内比较大的保险公司?

  郭广昌:我们也想投资国内保险公司,但是这个首先要有机会。复星在保险资产方面的配置不少,投资了平安不少股票,新华也买了不少,但这些只是被动性投资,也是其中一种资产配置。

  我们看好这个行业,也看好机会,但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

  现场提问:去年你们参股了25%的网上银行,最新的情况怎么样?

  梁信军:复星和阿里是网上银行的发起人,但由阿里去思考和把握整体节奏和进度。去年9月份已经得到筹批的许可,最近也看到政府的监管要求,需要强化筹批方案。

  郭广昌:什么时候开我不能说,但是我跟马云打过电话,我说:“马云,人家腾讯银行已经开出来了,你要抓紧,要重视。”马云回答:“我很重视,但是如果做一般的银行有什么意义,我们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的。我们已经想好了,肯定是最好的网上银行,最有特色的银行,跟别人不一样的银行。”

发稿:见习编辑 付庆荣、鲁鹏审校:刘满桃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