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黄立平:光谷联合已加快向新型产业服务商转型(更新实录)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3-25 22:12

去年到现在,我们实际上从产业地产向新产业服务加快转型。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个步骤,我们会变成既是一个新的地产公司,又是一个新的创业投资公司。

  编者按:告别2014年,中国经济减速与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房地产调控全面撤退,连续降息与降准带来的是否光明未来?2000亿时代万科销售不再为王,多元化与转型中房地产不再是唯一选择,但我们仍然需要伟大的企业为行业引领方向,需要更多传承与创新。

  2015年3月25-27日,中国房地产全行业精英再度齐聚广州,问道“2015观点年度论坛”。在此间,我们继续盘点2014年里中国地产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表现,连续第六年推出“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让我们从全方位、多维度扫描中国房地产企业群体,并推出以下“中国房地产卓越100”特别报道。

  观点网 3月25日,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召开2014年全年业绩发布会。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黄立平、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胡斌、首席财务官姜永进出席发布会。

  据光谷联合最新披露数据,2014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6.32亿元,较2013年增长6.4%;股东应占溢利较2013年增长29.4%至4.15亿元。综合毛利率35.4%,较2013年轻微下跌0.8个百分点,仍领先行业平均水平;核心净利润率为17.7%,较2013年有所上升。

  不过,在发布会上,光谷联合似乎并不打算过多涉及2014年的营运数据。在大部分时间里,它都在讲述未来将转型新型产业运营商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背景则是,2015年中国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新科技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和创新产业服务业将加快发展。而光谷联合正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机。

  黄立平表示,2015年公司主要有三件事要做。第一是增加开发规模,这是公司过去的基础性业务;第二是增加投资性物业,第三则是增加各种专业业务的发展。

  按照黄立平的构想,公司在开发业务方面围绕“孵化企业”这一重点。具体以服务新型的创业中小企业为主,通过提供“空间服务+创投服务”和这部分企业联系到一起,分享他们未来成长的成果。

  不同于天使投资人的身份,黄立平强调,光谷联合作为新型产业运营商,在中小企业发展前期,不仅提供办公、实验的空间服务,还提供创业投资服务;企业发展起来后,继续提供空间服务以及其它系统服务,是一个持续的生态体系。

  据透露,光谷联合未来将拟投资的创新型公司统一放到“万众创客联盟”平台上,有利于建立良好生态链。为了打造这一平台,公司将通过O2O模式,让创业者在线上通过互联网交流,线下通过公司提供的空间交流。

  黄立平表示,去年到现在,公司实际上是加快从产业地产向新产业服务转型。如果顺利完成这个步骤,公司将变成集新型地产、创业投资于一体的公司。

  目前光谷联合的“万众创客联盟”平台仍处于筹备期,线下只有青岛、武汉两个基地。黄立平表示,未来公司在线下增加五个区域,在关键的线上服务平台方面,公司争取在5-6月份完成相关工作。

  “这一点我们希望用比较高效率的方式推动,如果线上有几百万创业者,未来的价值就很大;如果里面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创业者和项目,就能够构建长期的价值链条。”

  在投资创业平台的同时,为了实现资金收支平衡,光谷联合表示,公司并不打算在2015年公开拿地补充土储。

  对此黄立平解释称,公司会另外考虑以轻资产的模式,通过合作的方式扩大布局。具体将挑选已经有基础的项目,用提供咨询管理服务或者全面合作的方式介入;若项目成熟,还可以进行收购。

  黄立平还透露,目前已经有合作项目确定下来,不过尚未能对公众披露。

  以下为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2014年全年业绩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公司年报数据里面提到,毛利润率是下降的,净利润率却上涨,而且涨得比较多,主要是什么原因?

  黄立平:我们有一个项目因为没有合并到报表,所以在销售收入上没有体现出来。第二个,我们运营的业务四个方面增幅都比较大,包括我们纯物业收入、DHC运营收入、园区运营服务收入等,都有比较大的增幅。

  从营业收入的规模上讲,这个增幅是合并报表中抵消了,但是体现在利润上面,这也是我们转型的一个体现形式。把整个价值链做得比较系统以后,各个方面都可以为入园的企业持续提供服务,而不是一次性的地产服务。未来还会出现利润增幅比营业规模增幅还要大的情况。

  现场提问:公司毛利率是35%,现在很多企业比较的中海是32%,为什么毛利率能保持这样的水平?

  黄立平:目前我们的模式在地产行业中是差异化的,靠的是对需求的准确理解,靠的是积累的客户资源,所以相对来讲我们的产品溢价能力比较强。

  我们和其他企业相比,竞争性并不那么尖锐。我们始终把价值导向放在创意性上,通过独特的东西来体现价值,不要跟别人雷同。

  管理层:商业和住宅很容易有同质化的东西,所以要用个性来竞争。你的主题很鲜明,所有东西都是业主想要的东西。对业主而言,这也是比较划算的方式,我们不仅仅为他们提高了盈利能力,还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在产业地产这方面国家都还是持支持的态度,在土地和资源的获取、资金方面等等都是支持的。公司未来会做更多不一样的产品,这是差异化带来的优势。

  现场提问:公司去年的租金收入是70%的增长,这是因为什么原因?

  黄立平:去年我们按照过去的方式销售,另外增加了投资性物业。投资性物业产生了租金收入,且不是因为租金价格带来的增幅,而是规模增加了,整体的结构调整了。

  管理层:我们在去年上市的时候就做了这种安排,想在投资性物业上面加大比例,所以在营运方面的力度相对加大。过去一年的工作,应该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现场提问:公司物业开发的合同有所下降,商业运营方面的增长相对大一点,未来会维持30%以上的增长吗?去年租金收入比重大概是10%,未来这方面的目标是多少?

  黄立平:我们希望运营物业的长期占比应该在30%,这也是我们未来要着重去增长的部分。

  今年我们通过新的激励政策,鼓励这个业务进一步地持续增长。同时,我们加强了利用移动互联网对业务实现智能化,提高效率,并且希望形成独特的优势,覆盖更广的领域。

  现场提问:今年投资方面的金额会是多少,资本开支预计多少?

  黄立平:不准备大幅度增加土地储备,但是我们会考虑通过资产重组合作的方式来进一步扩大影响面,还有投资性物业的比重。同时,我们会选择一些有利于培育中小企业的项目,增强我们长远对中小企业吸引力的基础。总体的开支我们希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减少资金流出的比例,总体实现资金的收支平衡。

  我们还是会采取合作的方式,不会去公开拿地。我们要选一些已经有基础的项目。目前已经有很好的合作伙伴,他们有独特的优势,而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合作大体有这样几种形式:第一,我们来提供咨询管理服务;第二,有一些成熟的项目我们可以进行收购;第三,可以考虑全面的合作方式,当然这个也可以探讨。这是通过整合资源,让效率和发展的步伐能够加快。

  管理层:随着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还有经验的积累、客户的积累,我们去一些城市时都有一些当地项目来谈合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进入一些不错的城市拓展业务。

  现场提问:目前公司有没有意向城市,以及在谈的项目?

  黄立平:目前有,但是还不方便透露。

  现场提问:公司说要持续增加持有物业的占比,这会不会影响你们的周转率?

  黄立平:我们希望能够保持比较好的现金流,既加快销售的步伐,同时增加持有的比例,让这两件事同时均衡发展。所以在我们的发展阶段有三件事要办,第一,要加大开发规模,这是我们过去的基础性业务;第二,要增加投资性物业的比例;第三,还要增加各种专业业务的发展。

  在开发业务方面,我们希望更好地服务一些新型的创业中小企业,他们的技术优势,包括他们未来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空间服务+创投服务”跟他们绑在一起,分享他们未来成长的成果,把我们的服务形式进一步地细化。我们可以用不动产来提供服务,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系统的服务。

  我个人认为,这会是我们在业内新产业服务模式上的一个创新。我们希望能够始终走在前列,所以现在既要发展,又要创新。

  现场提问:除了公司以外,之前有没有其他企业尝试过这种模式?

  黄立平:目前没有看到有企业这样做。去年上市之前,我们将房地产过去以写字楼为主演变成为产业园区为主,是进一步差异化的创新。去年到现在,我们实际上从产业地产向新产业服务加快转型。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个步骤,我们会变成既是一个新的地产公司,又是一个新的创业投资公司。

  这种新身份不像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很单一,就是单纯资本参与,然后来分享企业的成果,这只是一种服务方式。我们有服务,天使投资角色未来就是我们创业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创业服务体系是在是地产系统里面的,我们的对象是个人办公、微型公司办公等,是这样的一种模式。

  现场提问:那这种模式是否和香港的科技园差不多,给小微企业提供创新服务?

  黄立平:相对来讲,香港的科技园是在一个区域里,提供空间为这个区域的人服务。我们希望产业园开发业务本身也能发展,为此会跨区域。

  我们在一个城市里开发项目,在这里孵化企业,为它们提供“空间服务+创投服务”;当它们长大后,还为它们提供新的空间服务。所以,这将是一个持续的生态体系。

  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希望持续能关注光谷联合。我们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希望走出一条房地产和创业投资结合的新路子来。

  现场提问:这种模式没有太多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会不会在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控的因素?

  黄立平:目前我们的经验基本可以覆盖。过去园区里的不少企业都有这样的意向,希望我们用空间换他们的股权,但是我们没有积极去做。对创业投资这一个领域里面的甄别、管控,过去我们觉得还不是主要的工作。

  现在我们觉得这是个比较重要的内容,而且会发展比较快。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在一个确定的空间内,我们把要投的公司放在一个平台上,更有利于建立一个好的生态链,对他们发展也有促进。这比过去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投资更有优势,把这两件事同时做好,资源的效率会更高。

  现场提问:区域方面,公司对一线城市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黄立平:一线城市投资的规模比较大,但我们还是跟着产业的需要走。看哪个地方有产业发展的前景,是我们选择的标准。现在我们也在关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成都,这些地方创新、创业的氛围比较浓,好的小企业比较多。

  我们也会在今年争取在这些城市都能够选到合适的项目,但是不是去找地来盖房子,可能还是用轻资产模式去寻找发展空间。这里面既有地产的思维,有创投的思维,又有互联网的思维,把这三个加起来就是我们现在做这件事情的基本概念。

  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大量创业者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很好的交流。加上空间的形式,这是地产的业务,在这个业务模式上我们未必盈利,但是可以通过股权方式盈利,形成一个好的生态链,跨区域的联盟。

  现在我们初步想叫万众创客联盟,这个平台已经注册了,微信号服务注册了。商标也要注册,但是现在还没有确立。

  现场提问:投资物业类型上面会有没有什么比较不一样的地方,会不会加大类似于像武汉创业天地的业态?

  黄立平:投资性物业我们还是从现有的物业出发,未来在青岛、合肥,未来还有武汉金融港三期,都会增加一些投资。但是有一些项目,比如智能制造的厂房,我们不准备用增加投资性物业的方式来做,而更愿意用空间换股权的方式做。

  如果有比较好的机会,我们可以附带做住宅项目,但是只作为园区的配套。比如说按园区里面的业主反映的方向去做,他们希望要提供一种服务的时候就去做。

  现场提问:公司过去在创业公司方面的投资大概是多少?准备每年投入的是多少?

  黄立平:我们去年才刚刚开始筹备这件事。这个还是一个O2O的模式,在线下现在我们有两个基地,其中青岛的已经开始运营,武汉的今年七月份开始运营。今年我们在线下还要增加五个区域。但关键是线上的服务方式,我们现在正在尝试,争取能够在五六月份把线上工作完成。

  目前我们的投资很少,是在用存量的闲钱以及已有的不动产来做,而不是以购买物业的方式。

  现场提问:公司增加物业的比例,是跟投资创业中小房企有关吗?

  黄立平:两者没有联系。未来很多商业空间都可能会因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们很急迫的希望建立一个线上的优势,大量的创业者能在线上,我们能为他们提供服务,这个平台对他们有粘性。

  拥有这么多创业的资源后,我们给他们提供创业服务。这一点我们希望用比较高效率的方式推动,如果线上有几百万创业者,未来的价值就很大;如果里面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创业者和项目,就能够构建长期的价值链条。

  现场提问:未来公司在线上和线下有一个结合?

  黄立平:是。像优家这种模式,他们完全是轻资产地产服务模式发展起来的。当然也有像搜房、房多多这样完全互联网模式起来的公司。我们本来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商,但做了差异化,为这类企业服务,现在实际上是这种服务的升华、细分。

  对我们来讲,转型需要的是新的业务活力,不完全是从原来模式上延伸出来的。可能我们没有新公司的速度快,但是我们有可以依托的资源,对房地产专业上的能力相对比较强,这就是一种优势。

  过去我们为中大型的企业提供空间服务,因此积累下不少经验。但是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是创业者和小微型公司。意义在哪里?他们中间有一些有可能会长大,长大了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发稿:见习编辑 钟凯、陈业审校:刘满桃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