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六个月内或有违约 标普降恒盛债务评级至CCC-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1-21 14:11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公司疲弱的销售业绩及不清晰的再融资计划,恒盛面临的再融资风险不断上升。

  观点网 1月21日,就下调恒盛地产评级一事,标准普尔评级服务举行了相关评级因素议题的现场电话会议。

  据了解,1月20日,标普宣布将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CCC”,展望为负面。与此同时,其还将恒盛地产的优先无抵押票据的长期债务评级由“CCC”下调至“CCC-”。

  据标普恒盛地产主分析师叶翱行介绍,在标普的评级等级中,“CCC”评级主要是针对未来12个月之内将有会违约情形的发债人而定义的。“如果这些公司没有任何正面发展,其将会面临着一些流动性困境或是需通过一些低价交易来应付偿还债款的动作。”

  而“CCC+”主要针对没有短期困境,但中长期可持续受质疑的公司;“CCC-”则是指公司可能在六个月内违约。

  因此,标普认为,由于恒盛地产的债务是在今年10月到期,所以将其评级定为“CCC-”是最为合适的。

  叶翱行表示,恒盛地产有3亿美元2015年10月到期的海外优先无抵押票据,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公司疲弱的销售业绩及不清晰的再融资计划,恒盛面临的再融资风险不断上升。

  在多方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下,标普最终将恒盛地产的优先无抵押票据的长期债务评级由“CCC”下调至“CCC-”。

  “因为市场的压力及个别项目被延迟,恒盛地产在2014年的销售情况明显低于公司原本预期。将较大的利息支出及建筑成本加在一起后,恒盛地产的现金流及还款能力将一同受到压力。因此,恒盛地产需要一个具体可行的融资计划。”叶翱行指出。

  早前1月16日下午,恒盛地产公布,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恒盛地产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约为40.4亿元,同比减少44.7%。虽然单月销售额在10、12月份出现上升。但从全年业绩看,这已经是其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

  另据观点新媒体翻阅该公司近四年的年报数据发现,其2011-2014年的合约销售额分别为133.2亿元、109.3亿元、73.11亿元、40.4亿元,连续四年业绩负增长。

  而对于业绩的连续下滑,恒盛地产在2014年中期报告中就曾表示,集团的新推项目较少以及多个项目建筑工期的延迟,是导致其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

  彼时,已有不少评级机构都作出了不看好恒盛地产未来销售的表态。标普也于2014年6月底,确认恒盛“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并维持恒盛“cnB-”的大中华区信用评级体系长期评级。

  标普当时表示,“我们确认对恒盛地产的评级,反映我们认为未来12个月内,该公司由于执行缓慢,销售迟滞和短期债务显著,其财务表现可能会维持疲弱。这些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恒盛地产的流动性。”

  “考虑到恒盛今年销售不理想及多个项目被延迟入市,我们认为其在2015的销售也不会出现大的转机,可能与去年维持在同样的水平。”问及销售下滑对恒盛评级的影响,叶翱行于电话会议上对观点新媒体记者表示。

  而对于未来是否会继续下调对恒盛的评级,叶翱行称,如果恒盛提出一个明确的再融资计划,使其流动性及债务疲弱状况有所改善,标普或将其展望调整为稳定,甚至是上调这个评级。但是恒盛如果不能在债务到期前六个月提出可行的再融资方案,标普可能继续下调它的评级。

  此外,其还指出,如果恒盛地产在经营性支出方面遇到融资困难的话,标普也可能会继续下调它的评级。“标普可以预见前景包括恒盛不能偿还债务利息,需要通过低价交易来还款的话,则可能出现违约。”

  叶翱行指出,“就恒盛而言,支出已和收入不成正比,利息支出占收入的占比越来越大,而其目前的收入也不足以偿还它的外债。”

  恒盛地产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2014上半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6.67亿元,比2013年年底减少12.85亿元。

  与资金短缺相对应的是,恒盛地产的借款额不断上升,2013年底,该公司借款额190.85亿元,直到2014年上半年,借款额上升11%至211.82亿元。

发稿:见习编辑 付庆荣审校:刘满桃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