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国家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and the Birth of a New Global Order)
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著企鹅出版社(The Penguin Press)
将来某一天,历史学家或许会争辩,肇始于一年之前的金融危机最醒目之处究竟在于它对美国造成了多大伤害,还是在于它对中国的影响有多么地微不足道。在强大的政府干预,以及几乎丝毫不受太平洋对岸信心危机影响的乐观情绪的助推下,这场危机对中国而言似乎是天赐之物。中国正在以超出预期的速度缩小它与世界最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并且有望在去年的最终数据出炉时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非洲的外交联盟到美元作为世界最受宠爱货币的地位,许多事情正在因中国的快速崛起而改变。中国的崛起也驱使人们正视一个或许在不久前还被讥讽为虚张声势的带有争辩意味的观点。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伦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在他的新著《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声称,中国不仅会取代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它还会将西方置于历史的边缘,颠倒我们对现代性内涵的理解。
他承认,这一大胆的主张依附于这样的假设:中国今日享有的政治稳定和经济活力将一直持续下去,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北京最高领导层是否具有雅克对于这种预期的信心,也是一个未知数。但未来是不可知的,雅克的推断,即便没有被证实,至少也有一定的可信度。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他对于许多人刚刚开始深思的可能性(即,一个被中国统治的未来)所进行的详尽且深刻的探究。
许多关于中国的新闻以及畅销书都把这个国家的崛起视为一个经济现象: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它是最大的)向西方敞开大门,容许西方式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并向富裕国家消费者出口产品。确实如此。但雅克认为,只关注这个故事的经济方面,已经让西方产生了一种虚幻的安全感。“西方的主流态度是,就本质而言,世界并不会因中国的崛起而产生多大变化,”他写道。恰恰相反,“中国的崛起将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
不同于在过去200年不同时期的英国、美国和德国,中国并不是以一个新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形象崛起于世界舞台的。正如一位中国作家所说,中国正重新获得“丧失的国际地位,”成为第一个重新崛起,重新获取世界主导地位的古老文明。
雅克指出,在18世纪晚期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领土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文明。伴随大约200年前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兴起,中国丧失了这一地位。许多学者曾经认为,中国在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方面有许多极具破坏性的缺陷,这些缺陷恰恰凸显出西方的优越性,但鉴于中国这些年发展的速度和势头,这些缺陷开始显得更像是反常情况。雅克写道,最终成为偶发事件的,并不是中国的萎靡期,而是西方这段统治期。
当然,中国的摩天大楼以及股票市场看起来跟西方没啥两样。但雅克认为,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核更像古代的中国,而不是现代的欧洲或美国。中国积聚财富的速度,远胜过它吸收外国思想的速度。结果就是,中国几乎注定会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强国,而不会像华盛顿的许多决策者希望并预期的那样,成为一个接受西方准则和制度,愿意保持“现状”的大国,雅克这样写道。
大量海外华人对中国持久的忠诚,甚或中餐在全世界的受欢迎程度,都印证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吸引力。但一个国家文化的渗透性只是在部分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吸引力,它还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实力(中国正在获取)和规模(中国已经拥有)。
许多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为了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但雅克认为,未来属于汉语。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占据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汉语正在取代英语,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第二语言。在互联网兴起的早期,网络空间的主要语言是英语。但中国迅猛增长的互联网使用者,不久就会让天平朝着汉语倾斜。
中国已经开创出自己的经济生产风格。如果说日本人以偏执的质量和实时存货控制著称,那么中国在速度和灵活性方面已经获得了声誉。中国公司把供应商组合搭配在一起;购买、效仿或者偷窃创意;最终鼓捣出足够好、足够便宜的产品。即便在使用中国劳动力时,许多跨国公司也难以与中国公司竞争。
在管理经济方面,中国也自有它的一套方式。混杂在一起的公共和私营部门,时常让习惯于政企泾渭分明的美国人迷惑不解。在中国,一面是在残酷的竞争中蓬勃发展的企业家,另一面是从未放弃干预权力,“极度活跃、无所不在”的政府部门。
雅克认为,由于中国在经济方面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它不可能向西方寻求政治建议。执政党试图复兴儒家思想,将自身定位成维持中国团结统一的保护者(这也是中国政府的传统角色)。许多中国人认为这一使命是非常神圣的。雅克声称,无论是否实施民主化改革,只要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大多数中国人将继续支持他们的领导人。
那么,“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Pax Sinica)究竟将如何运转?雅克做了一些有趣的猜测:美国经常推动国家“内部”的民主,而中国坚持国家“之间”的民主。如果各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势力由其代表的人口数量决定,那么西方民主国家联合在一起的影响力也无法跟中国相提并论。
虽然雅克在中国居住过,也时常发表一些游览中国的见闻,但他的观点似乎是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当然,他的阅读量是相当浩瀚的),而不是通过在中国的直接经验或对中国人民的了解获得的。
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雅克几乎没有详述中国日常生活中动荡的一面——混杂的城市文化、农村的群体性事件、空气污染、拥挤不堪的交通、充满泡沫的经济,以及腐败丛生的官僚体系等等。在描述中国人为了前程所做的奋争方面,其他作家做得更成功一些。
但中国的现实看起来要比这本书所描述的情景更加混乱这一事实,并不能证明雅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雅克撰写了一本颇具学术素养的著作,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带有争辩性,而且经常与直觉相反的推测。当雅克着手撰写此书时,他几乎预想不到的是,各类事件将显著加快他正在分析的趋势。
·迪拜城里的平民生活 10/01/10
·铁狮门地产基金模式 成与败 09/12/29
·聚焦80岁的弗兰克·盖里(二) 09/12/20
·巴菲特回首乱世投资之道 09/12/16
·薛涌:教育 北大为什么不读不写? 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