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无法完善的生活配套及交通,限制了京津新城的上升空间。”天津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刘玉录认为,尽管较低的价格对北京客户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生活和工作都在北京的客户,不会无缘无故来天津,更不会为自然风光而远赴天津买别墅;如果定位为天津的“第二居所”,天津能够消费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随着近两年天津各区县政府造城运动的兴起,京津新城的销售压力将越来越大。”刘玉录不无担心地指出。
炼金术不再
朱孟依一向追求大动作,在公司成立之初,甫一进入广州,他就购买天河区的大片农田。朱的盘算是,在广州市政府的未来规划中,天河区将被发展成商业中心。颇具气魄的华景新城让合生创展声名鹊起,而且很快天河就变成广州市内最繁华的商住区,朱孟依既把握住了机会,又推波助澜促进了天河的崛起。这为他日后的大盘操作奠定了良好开端。
随后,合生在广州开发了骏景花园、帝景苑、愉景雅苑、华景新城、暨南花园、华南新城等16个项目,并在2001年成功走出广东,在京、沪两大中心城市布局,尤其是抢得北京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高地后,合生凭借全国品牌影响力,全面向国内二、三线城市渗透。
万科集团曾对合生创展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朱孟依拥有点石成金术:“合生创展在土地储备上眼光超前,紧扣城市未来发展热点大量购买地皮,有效降低土地成本,获取丰厚的投资回报。”
不过对合生创展的“大盘”概念,业内一直褒贬不一。王石就曾公开表示,按照万科的理念,2000亩是小区开发的极限,超过这个面积就是城镇而不是小区。而对于城镇规划,更是政府应该做的,个体开发商难以担此重任,尤其是在跨地域快速扩张时,这种模式更容易出现问题。
一语成谶。
步入全国化之后,合生继续效仿广州故事,拿到的土地都位置偏僻且地价低廉,但是几乎都位于城市未来扩张区域,比如北京的亦庄和通州。廉价的土地、大规模的建设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形成了合生扩张的良性互动。不过对于某些区域房地产市场过于超前的判断,也让朱孟依在广东之外付出惨痛代价;2004年“8·31大限”后,对房地产业逐渐加强的宏观调控,更使得市场上留给朱孟依如京津新城这般大规模拿地的机会越来越少,合生创展模式难以为继。
“地产航母”驶向何方
这家曾经优秀的房产商如今撞上了成长道路上的天花板。
项目停工、裁员降薪、高层震荡……2009年以来,各种不利消息仍旧扑向合生系企业,有多种迹象表明合生创展正处在自成立以来的空前危机中。
易居克尔瑞第三季度房企销售排名报告显示,合生创展前三季度销售额和面积竟都无缘全国20强,但其土地储备却以2900万平米高居全国房地产公司第四位。资产和周转严重不匹配,让合生创展自去年被挤出百亿军团后,再一次显出疲态。
和2008年连续拿下320万平米土地不同,2009年合生创展一直到9月底,才以不足900元/平米的地价圈下慈溪153万平米的巨幅地块,合生声称将在这里开发继京津新城之后国内第二个综合体项目。
这是合生2009年拿下的唯一一块土地。在全国各地新“地王”此起彼伏之际,合生的平静在业内人士看来实属反常。“在广州的几次拍卖会,不要说举牌,合生甚至连名都没报!”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向记者指出,与过去逢招拍挂必去不同,近一年来土地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合生创展的身影。合生目前在广州市场也没有新盘推出,如近两年再不加厚土地储备,其在华南市场的影响将愈加式微。
继掌舵人朱孟依被种种非议缠绕后,合生创展管理层亦接二连三大震荡,让业内大呼看不懂:2009年10月,合生创展华北区再次发生人事地震,华北区副总经理余洁和另外两名高管同时离职。这是近年来继2008年初总裁武捷思、2009年初集团副主席赵海等去职之后,合生创展的第三次人事震荡。
余洁主要负责华北地区的营销业务。为了加强北方业务的发展,合生创展于2008年3月专门成立华北公司,余洁是合生创展华北区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其职位虽不比年初辞职的副主席赵海,但今年以来,仅在北京一地,合生创展前10月销售额就达到57亿元,同比增长近280%,占集团近4成的营业收入。
2009年12月初,余洁走马龙湖地产(960.HK)品牌总监一职后,记者曾向其问询离职缘由,她显然不愿做过多回应,只告诉记者:“龙湖与合生创展均是优秀企业,唯掌门人风格有所不同。”
一位熟悉合生创展的投行人士则告诉记者,合生系内部之复杂难以形容,“家族企业的掣肘更甚于国有企业”,且企业这两年停滞不前,不少员工均因经常被克扣奖金而萌生去意。
·武捷思引退 调任奥园非执行董事 09/12/24
·2009广州网民最信赖地产企业 09/12/22
·遏制房价信号放出次日 地产股全线下挫 09/12/15
·两宗起诉罪名确定 昔日首富黄光裕的“赌台” 09/12/06
·阳光100联手天津农垦 重启上市程序 0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