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底以“黑马”的姿态搅起中国地产圈的血雨腥风开始,孙宏斌登录资本市场的道路可谓“一波三折”,无论是之前的顺驰,还是重起炉灶后的融创中国,均与资本市场“缘分浅薄”。
这一次,孙宏斌真的离实现“上市梦”只有一步之遥,融创中国甚至已经获得了香港联交所的股票代码——01918HK。从通过聆讯到路演、招股,及至最终正式挂牌,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但随着12月14日的一份公告,一切努力却刹那间“灰飞烟灭”。该份公告表明,融创中国将不会按照原定时间表进行全球发售,而之前公司已经募集到的认购款将悉数退还。当然,原定于12月18日的融创中国挂牌上市交易也就此取消。
遗憾的结果
融创中国原计划以2.9至3.7港元区间内发行6亿股,不超过总股本的20%,募集资金总额在17.4亿至22.2亿港币间,其中公开发售占10%,国际配售占90%。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厚道的定价,根据融创中国的发行价格和每股收益,该公司的2009年预测市盈率仅在9.4-12.0倍之间,对于一个房地产公司而言,这样的定价水平已属较谨慎。之前上市的龙湖地产(00906.HK),其预测市盈率达到14倍,而恒大地产(03333.HK)今年的预测市盈率高达45倍。
当然恒大地产明年的预测市盈率为5-6.6倍,而正是这个超低市盈率打动了很多投资人,使恒大地产最终顺利上市。而融创中国相对谨慎的市盈率预测并没有最终打动投资人。市场消息表明,尽管融创中国的国际配售部分超额完成,但其在香港展保证金贷款认购远未足额,冻结资金仅为2.22亿港元。
不过,融创中国内部员工则告诉《证券市场周刊》,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对能够实现的发行价格并不满意,故而选择放弃上市。
那么,为什么在公司谨慎招股的情况下,投资人依然缺乏热情?
本刊从融创中国的招股说明书上发现,该公司过去三年的利润分别为人民币8320万元、1.744亿元、4.956亿元,而2009上半年该公司的利润为1.171亿元,但融创中国表示,截止到今年年底,公司今年的利润将不少于8.14亿元。
融创中国这种“突飞猛进”的增长方式令投资者生疑,但公司以“今年交付使用并竣工备案的项目非常多,但部分物业早年已经建成”来解答投资的疑问。
有市场人士认为,采取集中竣工备案手段,有过分修饰公司当年利润的嫌疑,但房地产企业冲刺IPO前集中竣工备案的情况并不鲜见。融创中国的遇冷,更多的因素是源于今年10月份以来内地房企集中赴港上市带来的冲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赴港上市的内地房企多达十多家,其中除恒大地产和龙湖地产这两家规模超大的企业幸运地被投资者热捧外,其他企业均因没有亮点遭遇冷淡,多数企业上市便破发,个别企业不得不押后上市。
而恒大地产和龙湖地产掀起的投资热潮,除了因公司规模和名气大外,明星基础投资人的带动效应也十分显著。恒大地产吸引了李嘉诚、郑家纯等香港富豪,而龙湖地产则吸引到了淡马锡(Temasek)、新加坡政府投资集团(GIC)、中国平安(52.48,-2.07,-3.79%)等资本大鳄。而相比之下融创中国的基础投资人仅有中银国际一家,底气略显不足。
廉颇老矣?
在上市计划流产后,身在美国的孙宏斌对媒体表示,自己并不担心公司的发展,因为低负债率使融创中国即使不上市也能保持良性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负债率仅为23.8%。过去几年,融创中国的负债率也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高通智库:房地产策略研究简报 09/12/21
·莱蒙鹏源拟明年初香港IPO 集资2-3亿美元 09/12/21
·“西太后”的时尚语录 09/12/21
·专访杜丽虹:警惕IPO和地王带来的财务风险 09/12/20
·中原地产C周刊:2009年房地产十大关键词 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