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_2009年度论坛 - 不确定经济走势下的房地产
Phone-O-Scope:将单反镜头接入iPhone

  概念相机已不鲜见,照相手机也有很多。我希望这次尝试能打破一些有关照相手机的定论。  

  我曾试着学习中高阶相机的光学结构,后来发现动手折腾才是掌握原理的最好办法。最近我开始对光学连接器(将光线从一个光学设备传递到另一个光学设备以生成图像)产生起兴趣来。

  只想看看是否能够成功(顺便也学习下光学连接器的知识),于是亲手造了一个将单反镜头转接iPhone的适配器。结果很是一般,但无论如何,呈于你们眼前的便是Phone-O-Scope了。

单反镜头接入 iPhone

单反镜头接入 iPhone

  别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厄,为什么不呢?就我所知,这是第一款—我并未在其他地方看到别人这么做过(但不包括非35mm镜头)。Phone-O-Scope的画质并不好,操持起来也显得臃肿。但却能照出传统相机的效果(很像Holga ),无疑是有趣的。还可以充分利用单反镜头的优势-例如景深与灵活的焦距范围(从广角至望远端)

  概念相机已不鲜见,照相手机也有很多。我希望这次尝试能打破一些有关照相手机的定论。

  制造过程

  为了与其他的光学实验同步进行,我的想法是对昂贵的部件进行最小的拆解(以免保修失效),价格不能太贵,也要容易组装。部件列表(粗略)于下:

  ·拍照手机(iPhone)

  ·单反镜头(佳能EF镜头两只)

  ·多余的佳能镜尾盖

  ·硬质iPhone保护壳(低档,大约10美元)

  ·旧的CD或DVD光头(0美元)

  ·一些黏质的腻子

  ·用来测试的纸皮

  ·2寸PVC管连接器(每个3美元)

  ·胶带

  镜头和电话都是我的,所以总共只花了不到10美元。

  第一步

保护壳

  先把保护壳拆下来。这种设计方法并不会损害到电话或者外壳,过于鲁莽总是不好的。

  第二步

单反镜头接入 iPhone

  从CD机上取下激光头(小图,左上角),并将它分解为小块。我取出了三个镜头,确认每一块都是凸面镜。它们互相层叠以获得更大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高,暗角就越小。

  我将一小层腻子抹在镜头的边缘,再用纸条将它们固定。这样它们便能组装在一起,成为独立的整体。

  第三步

单反镜头接入 iPhone

  将镜头组置入手机壳中,再用一些腻子将它固定。只是出于兴趣—这将手机变成了一台极好的显微镜,虽然景深过浅(1-2毫米),但放大倍率极猛。

  第四步

单反镜头接入 iPhone

  放大镜组已经整装待发,我的建议是再做个简单的测试件,大致测量相机与单反镜头尾部的距离。通过恰当的计算便能得出结果,包括测量镜头组的放大率以及单反镜头的法兰焦距。假如你缺乏相关设备,也可以通过在单反镜头下加接一个滑动管套来估计距离。

  找两段管节,一段的内径比另一段稍微小些,这样就可以在其中滑动了。顺着管身将管节切成纸条以便扩大内径,用橡皮筋将镜头绑住。把整个部件装在手机和放大镜组上。

  目前最困难的部分是在于如何获取图像,需要外部管套上下滑动,还得调整镜头的调焦环。在获得锐利的图像前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果成像暗角严重,就得再增加一片小镜头。

  第五步

单反镜头接入 iPhone

  实际使用的转接器的组成部分有:一个旧的镜尾盖,两个2英寸的PVC管连接器。重要的是连接器能通过互相螺合在一起—可以整体移动单反镜头,以便二次对焦。

  第六步

单反镜头接入 iPhone

  在镜尾盖上切一个孔(小图,左上侧),根据对纸管高度的测量结果(第四步)来决定裁剪PVC连接器的多寡。PVC连接器螺合一半时的高度同纸管高度大致相同便可,因此就有足够的前后活动空间。将上部连接器与镜尾盖结合。如果有需要,可以把连接器底部切成弧形状以便与外壳贴合(小图,右下侧)。固定单反镜头,确定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第七步

单反镜头接入 iPhone

  散乱的胶带。用胶带将连接器底部固定在保护壳上(小图,底部),务必贴合紧密,但胶带别用过量。再用多一点的胶带把镜头盖与顶部PVC连接器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小图,顶部)。别忘了在底部加一块纸板,防止外界光线射入。将两个连接器螺合,Phone-O-Scope就诞生了。(右图)

装上 50 毫米镜头的 Phone-O-Scope

  装上50毫米镜头的Phone-O-Scope

装上 18-55 毫米镜头的 Phone-O-Scope 

  装上18-55毫米镜头的Phone-O-Scope

  图像质量

  如先前所言,这项改造的要点是学习如何成功的打造一个光学连接器。需要谨记的是,即便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这仍是一次胜利—就我的经验而言,失败会激发起我更多的灵感。

  画质问题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

  1)光轴对齐。电话、镜头组与单反镜头的对齐仍做的不够好。我发现微小的光轴偏差—即便只有1-2毫米—都足以使得部分画面失焦。

  2)镜头组。这些镜头取材于CD播放器,它们并不是完美的放大镜,而且仅对于特殊波长的光线,这也是产生色彩异常的直接原因。

  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亦有一些无法预测的机制使得你难以获得相同的图像。我用折叠相机拍了不少照片,虽然大多数不怎么样,但有一些却叫人吃惊,而且我可以保证同样的场景可以再次复制。如果你无法容忍的话,那么还是放弃为好。

  结果

结果

  Phone-O-Scope拍出的是模糊的,类似Holga相机的效果。我想许多影像制品(强烈的色彩偏差,镜头扭曲)与放大镜头组的结构有关。我拿了一些佳能EF镜头做测试,兼容性尚可。至少,对iPhone来说,它像是望远镜,玩起来也很开心。(但请别在意我使用时的姿势:)

  下面是一些比较图例:iPhone照的在左边,Phone-O-Scope的在右侧。为了便于对比,我稍稍调整了一下Phone-O-Scope所照的图像。(曝光和白平衡)

使用 18-55 毫米镜头

  使用18-55毫米镜头,注意桶型失真以及暗角。

Phone-O-Scope 的图像

  Phone-O-Scope的图像并不锐利,但你可以明显感到景深效果的存在—iPhone拍摄的照片里,没有任何失焦的物体。

使用 50 毫米镜头

  使用50毫米镜头。

使用 50 毫米镜头

  使用50毫米镜头。

相关文章

·图瓦卢:首个沉入海底国家 09/12/01

·微软成就苹果的辉煌? 09/11/29

·深圳大学救不了深圳 09/11/25

·堪培拉:文明的乡村城市 09/11/23

·淘金iPhone 09/11/2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