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_2009年度论坛 - 不确定经济走势下的房地产
“标王”泰华 珠江新城“折价地王”旧主沉浮

  在90年代的深圳土地市场上,几乎找不到能够与泰华竞争的对手,宝安区内几乎所有有偿转让的土地,都由其"包揽"。

  观点网 见习生 周静怡 11月26日,富力以10.1亿元的价格竞得了珠江新城折价出让的前“地王”地块,两年前以10.9亿元竞得这块地王的深圳泰华地产就这样黯然淡出珠江新城。泰华曾经的辉煌也似乎将被人慢慢遗忘。

  发家深圳的"标王"

  起家于深圳的泰华地产由出身贫寒的罗瑞希在1991年一手创建,作为最早落户深圳宝安区的港资企业,泰华地产起初的几年并无过人之处,一直到90年代后期,泰华地产才开始在深圳发力。

  1998年深圳中心区的首次土地拍卖,泰华地产2.01亿元拿地成功,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在此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泰华在深圳先后获得了30多万平米的土地,其中包括泰华地产的“成名之战':2001年击败和记黄埔、新鸿基等香港房企、以14.55亿的天价获得深圳红树湾的"地王"项目。

  彼时的深圳土地市场上,几乎找不到能够与其竞争的对手,宝安区内几乎所有有偿转让的土地,都由泰华地产"包揽"。泰华地产的"深圳标王"称号也由此而来。

  然而,变故不期而至,随着泰华董事长罗瑞希突然因病逝世,泰华地产的一切就此改变。

  2002年底,罗瑞希长子罗泽伟接管泰华董事长一职,年轻的罗泽伟显然还不足以把控其父创立的地产王国。其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罗瑞希在世时在建行贷下的14亿巨款。

  为了偿还这笔款子,泰华地产得不接二连三的转让项目。最终,泰华地产引以为豪的红树湾"地王"这个近15万平米项目被转手倒了中信华南的手中,而福田中心区的商业项目则被让给了星河地产。

  “大难不死”的泰华地产因此元气大伤,“深圳标王”的名号早已失去了色彩。

  珠江新城“地王”  

  命运再一次给泰华地产开了一次玩笑。

  2007年,随着内地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升温,深圳的房价一再飙高,在深圳宝安拥有不少物业的泰华地产借此机会回笼了大笔的资金。

  也许是为了重现父辈的辉煌,泰华地产把目标瞄准了广州市场。2007年底,泰华地产在广州的一场土地拍卖会上,击败了富力、保利等广州企业,斥资10.9亿元一举摘下了一幅商业用地,折合楼面价高达1.19万元/平方米。该地块即是后来被迫折价出让的“地王”地块。

  在拍下该地块后,为了让该地块的写字楼建筑更具地标建筑的意味,在2008年中,泰华申请在总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建筑高度从150米上调至220米。

  尽管已经设想好了宏大的发展计划,但地王却迟迟没有动工。传闻称,因为地块在收地过程中部分用地被第三方非法侵占,泰华地产无法开工,其已经与广州国土房管局申请延期开发,而国土局方面也同意其将开发时间顺延至2010年。

  但市场人士并不相信该说法。因为粗略计算,泰华投入珠江新城的土地开发成本需要2万/平米。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珠江新城区域公寓写字楼类最高售价达到2.8万~2.9万元/平方米,而这块地成本就已超过2万元/平方米,开发商几乎没有利润可赚。同时商业地产投资大,资金链要求也较高。

  期间,还传闻有两民营性质的合作者愿意以低于拍卖价,高于起拍价买下或者合作来开发该地,但遭泰华拒绝。

  但“标王”也许真的老了,泰华未能撑到最后,最终,承载者泰华梦想的珠江新城“地王”还是以折价的方式转到了富力的手上。

相关文章

·保利兴“迷雾” 国企联合体48亿北京抢地 09/12/04

·珠江地产成都最大城市综合体启动招商 09/12/03

·郑州将拍史上第七个“地王” 09/12/03

·龙湖面对面:高管坦言上市压力 万科中海是榜样 09/12/03

·借力品牌 重庆协信“暗渡”苏州 09/12/0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