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回应睡衣事件:无禁止必要但应更好地表现自己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际展览局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于11月12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
在论坛现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接受我们独家访谈。周汉民认为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至少要具备8个条件,最根本的就在于应当把幸福指数作为重要的考量。他同时回应了最近网络上报道的“睡衣事件”,称作为上海人生活的组成部分,没有明令禁止之必要,但是把自己更好的表现给各国人应当是值得我们崇尚的。以下为访谈实录。
Q:听了几位嘉宾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讨论,您觉得有什么经验可以供上海世博会借鉴,这次世博会上海如何让城市的文明更好的发展延续下去?
城市文明的发展应把幸福指数作重要考量
周汉民:城市的文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届论坛试着让文明变得可持续。我以为实现可持续,我们共同的努力就在于:不仅要完成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要追求精神文明,尤其是生态文明。四位演讲嘉宾所揭示的题目各不相同,对同一问题的回答也可能各不相同,但是用意是一致的,就是一座城市要变得可持续、要变得极为文明,我想至少要满足几个基本条:
首先,城市本身要具备很重要的政治影响力;第二,它的经济发展应当有充分的凝聚力;第三,这一城市的文化和传媒的发展是高度发达的;第四,这一城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强调本身交通功能的多元和枢纽作用;第五,当然我也同意,作为一个可持续的文明,应当是兼收并蓄,强调民众可以自由的迁徙;第六,它的功能一定是服务贸易,高度发达。
最后还有两条我以为特别重要:一,高度文明的城市不仅表现在,市民具有可预期的更高、更长的寿命;更在于在劳动力人群当中,有更好的高等教育。另一点:不仅在于我们社会、经济和整个环境发展能够协调,更在于这个生态它不仅是自然的生态,同样是人文的生态。
一句话就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应当把幸福指数作为重要的考量。这是我今天上午对这一届讨论的基本感想。
世博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超过50万人
Q:你刚才提到人的幸福指数,在这个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中,如何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这次上海世博会是怎么调动上海市民的主体作用的?
周汉民:市民永远是城市最重要的发展动力,本届世博会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世博会是人民的社会;同样体现在人民在世博进程中,他们是主人是志愿者,他们能够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做应有的贡献。
我以为这次把市民调动最好的范例,就是我们两项计划:一项是志愿者计划。我们这届世博会志愿者的主题是,“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我们只需要7万人的志愿者,到今天报名者超过了50万之众,我相信每一个上海人都会成为本次世博会的志愿者。我们是主人,当别人来了,我们就应当服务,就应当效力。
第二,我们有600天的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就是中国人发扬优秀传统。当客人来了我们要把环境打扫干净,把整个周边的道路、设施、交通变得便捷。这600天到现在还剩下170天,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上海市民的心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想这是可喜的。所以不是等世博开幕的时候,我们再来讲市民的发动,其实整个市民的参与,从中国赢得胜利这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就如同一首交响曲,世博会这184天,只是这首交响曲最后最雄浑的篇章而已。
周汉民回应“睡衣事件”:无禁止必要但更好表现自己值得崇尚
Q: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城市市民的文明可能和一些地方的习俗之间,会有一些冲突,最近有一条新闻比较引人关注:就是在世博会期间不允许市民穿睡衣出去。想请问城市文明与一些地方习俗之间有没有更好的协调呢?
周汉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本届世博会它强调的是文化多元和文化融合,强调的是在同一平台上,不同文明和不同文化的一种平等交流。因此文明可能你不习惯,可能甚至不接受,但是你要尊重一种文明和一种文化所表达的权利。
但反过来一种文明和一种文化,乃至一种习俗的表达,它也必须看到是在一个世界的舞台上,有的时候还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因为这种约束,为的是让自己和别人有更好的表达。
因而你刚才提到的睡衣事件,我认为它是一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没有立法明令禁止之必要。但反过来,如果说当有客人都齐聚上海的时候,我们应当看到,把自己更好的表现出来,是值得我们来崇尚的,谢谢。
·长沙:建筑的方言 09/10/28
·从石家庄拒绝“洋名”看城市规划 09/10/25
·城市思考:我们不要CBD 09/10/09
·一个另外的新加坡 09/09/29
·在青云谱和腾王阁之间 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