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罗马——城市的光辉

  经过十个小时的从香港到罗马的空中飞行,来到罗马已经是午夜。罗马的城市隐藏在黑魆魆的夜幕之下,一丝笑容也不露出来。

  借宿的酒店在离市中心很远的郊区,早上醒来,看看窗外一片农田空地。似乎这里并不让人感觉到已经来到了罗马。但仔细一看,发现那天空和阳光有着地中海的和煦的温暖。是的,看着这阳光,我这才确信来到意大利。

  地中海的阳光温暖而不暴烈,海风更是让这里的气候宜人。使人愿意走在街头,也愿意和人热情交谈。我想和古罗马一海之隔的古希腊产生那么多的哲学家,和室外剧场,奥林匹克运动场,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和这里使人愿意交流的气候有关吧!

  罗马人虽然继承了希腊的灿烂的文化,但在我们的印象中,罗马更多的是和野蛮的战争联系在一起,包括罗马士兵毫不留情面的杀了古希腊的哲学家阿基米德。罗马这座城市也曾经是极度颓废享乐的城市的代表。

  战争已经远去,曾经辽阔的疆土,今日已剩无几。帝国的荣耀已不在,曾经享乐的场所如今早已是废墟,和千年以前一样的阳光还是这样的照耀着这片土地,那么我们在这座永恒的城市,今天会看到什么呢?

  古罗马在人类历史除了辽阔的疆土,留给人类最辉煌的东西就是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的遗产。古罗马帝国早期还是吸收了古希腊的一些文化遗产,例如古罗马的早期的体制是共和制,城市内的公民有一定的公民权利,所以我们现在会看到一些城市遗迹是为公民修建的,古时作为罗马市民是何等的骄傲,这座城市是千万奴隶建成的。但这座城市内里现在保留的最辉煌的建筑不是皇帝的宫殿,而是建给公民们举行观赏活动的场所。这在东方的城市遗迹中很难看到。

  另外古罗马的另一个传统今天在意大利依然保持着,就是对建筑师的尊重。古罗马人认为上帝是天堂的建造者,而人间的世俗的建造者是建筑师。所以自今古罗马的大部分的建筑都有建筑师的名字,无论米开朗基罗还是拉斐尔等都名留青史。而在中国古代恰恰相反,我们面对我们自己古老的建筑时,我们不知道建筑师是谁。只知道建这个房子的时候皇帝是谁,相比之下,古罗马更体现了对艺术和人性的尊重。

  古罗马在城市方面的贡献对在今天依然让我震惊,古罗马城市开放空间曾经是我们许多城市借鉴的样本。巨大古罗马角斗场是现代体育场的最初模型,体量虽庞大,但对城市却依然采用开放空间的形式,象街道一样的空间延续到建筑之内。正是这种开放的空间,才会使城市保持着永久的活力。

  古罗马城市规划的另一个令人震惊的就是水系的规划,大大小小的喷泉和水道,保证了古罗马的100万人的城市生活,在一千多年前,没有电力的情况下真是个奇迹,相比之下,比古罗马晚一千年的北京故宫,许多生活用水的使用和处理也只能是原始方法。

  据说考古学家在古罗马城的遗迹中最近又发现了那时的人使用过旋转餐厅,还发现那时有集中城市垃圾的处理站,其管理不逊于现代城市。。

  这座永恒的光辉城市不知还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惊讶。

  之五

  罗马城中永恒的标志,就是城内梵蒂冈大教堂的圆顶,那时巨匠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走进圣彼得大教堂的室内一进门,就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著名的母爱雕塑。我的面前是攒动的人头和举手的闪光相机。我无法接近这个无价的艺术珍品,以前人们是可以用手去抚摸雕塑,感受米氏的艺术力量。后来有个酒鬼敲掉了圣母的鼻子,以后修补后的雕像和观众之间就放上了防弹玻璃。

  透过防弹玻璃,我们依旧会看到圣洁的圣母,悲伤中带着慈爱的面容,和伟大的艺术,只不过我们要远距离用心来欣赏,而不能近距离的用手了。

  就像室外的古罗马城,在我们面前也有一层岁月沧桑模糊的玻璃,但却挡不住古罗马城闪着永恒的城市光辉的智慧。

  走进大教堂中心部分,看到了阳光从天窗一泻而下,仿佛是传说中天国的光芒,这让我想起了建筑家安藤忠雄看到了万神庙的光,在建筑上受到的启发。

  那束光是罗马城市的永恒的光辉,至今仍让我们赞叹。

相关文章

·合富辉煌:新格局 新价值--大广州都市区住宅格局发展趋势 09/10/15

·标志性建筑代替门牌号码之忧 09/10/15

·垃圾有未来 09/10/15

·高力国际:亚太区工业物业市场研究报告 09/10/15

·房市低迷 美中介靠外快度日 09/10/1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