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贝罗戈洛夫斯基
“我想创造一种像飘动的微粒那样的模糊的状态。与那种状态最接近的东西是彩虹。”——隈研吾
面对隈研吾
很难描述隈研吾(Kengo Kuma)的建筑。他的精细的建筑物,并不好像要约束它们成为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师试图达到的有强烈印象的和有诗意的形式。国际上著名的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或奥斯卡·尼麦耶(Oscar Niemeyer),自然地使人想起他们在形式产生才能上的最高地位。隈研吾的作品似乎溶化成既没有轮廓鲜明的边线,又没有突出的焦点的无限的混合物。
探寻万有引力是所有建筑师的老题目。许多当代的大师试图努力哄骗眼睛。他们加强建筑物的结构,夸大突出的悬臂,并且减少支柱的数量。隈研吾的建筑物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他与万有引力斗争的思想,是以对材料的认识为基础。这位建筑师的建筑物似乎不是坚固的。反之,它们在在视觉上分裂成产生迷人效果的微粒(particles)。隈研吾说:“我的目标不是创造像微粒一样的建筑作品。我希望创造一种像飘动的微粒一样的状态。与这种状态最接近的东西是彩虹。”
隈研吾的建筑与它们的环境和平共处,并且不试图破坏或战胜它们的直接背景。它们的构成简单、直接,并且尊重一直在这儿的东西。隈研吾设计的博物馆、神庙和住宅,大部分建筑在日本,使用本地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泥土、木材、竹子、石头和脆弱的米纸。在它们的水平方向和垂直线构成的标准建筑物上,这些占突出地位的小规模的诗一般的建筑物,暗示下降的雨水或很快经过的水流。
隈研吾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79年,他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学院。从1985年至1986年,他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且在回到东京一年之后,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即现在著名的隈研吾建筑事务所(Kengo Kuma & Associates)。隈研吾目前是东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除了在东京的办事处,隈研吾在巴黎有一个繁忙的建筑事务所,发展在欧洲的建筑业务。
隈研吾建筑事务所完成了50多个工程——包括枥木县那须市的Bato-machi Hiroshige Museum博物馆、“高柳社区中心”(Takayanagi Community Center)、山口县“木佛博物馆”(Adobe Museum for Wooden Buddha)、北京“竹墙”(Bamboo Wall)和在东日本的“莲花房”(Lotus House)。
·隈研吾新尝试 多风格绿盒子 09/07/29
·隈研吾:我想让建筑消失 09/07/13
·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09/06/11
·瑜舍:隈研吾的“城市绿洲” 09/05/14
·三足鼎立的中国小资聚集地 0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