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追杀陆川

  陆川说,影片在放映的第一周就险些被停映,因为互联网上对影片对于日本士兵与以前不一样的刻画反应激烈。陆川说电影局承受不了压力要停映,只是得到李长春的首肯才得以过关。

  陆川对于战争的着迷缘于他当了八年兵。18岁时他进入南京的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这对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两个儿子中的老大是不寻常的举动。陆川的父亲是著名小说家,但恰恰是他父亲的坚持他才参了军,因为父亲不想让儿子卷入8**9年的民运。

  陆川的父亲陆天明在一次访谈中说,他很早知道儿子想上电影学院,儿子在16岁时看了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两位最杰出的所谓“第五代导演”的影片就热爱上了电影。但是父亲说他却把儿子送进军事院校,还要他学校英语,因为一个艺术家“必须了解真正的人生,必须了解人。”

  自然,在军校里南京大屠杀是一个经常的话题,外国电影也很多,特别是战争片。

  陆川说,军校里没有外教,英语系的学生总是从图书馆借外国影片的录像带来看,其中有“最长一天”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等名片。

  军校里收藏的影片比北京电影学院还多,陆川在为一位将军当了两年秘书后就上了北影。在这两个学校里,陆川沉迷于自己最喜欢导演的作品中,这些导演包括黑泽明、英格玛.伯格曼、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和吉姆.贾木许等。陆川的硕士论文是写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陆川早先的两部电影“寻枪”(2002)和“可可西里”(2004)都是低成本电影,尽管写藏民保护青藏高原藏羚羊的“可可西里”从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得到了资助。“南京!南京!”耗资1.3亿元人民币,是“可可西里”的十二倍。南京一片的资金来自各方面的投资者,包括一家香港公司和陆川的朋友们。国营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在比较五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剧本后把资金投给了陆川。

  这部电影目前在香港上映,以后还要到台湾和日本。最近还有一家公司在戛纳电影节上购买了影片在英国的发行权,这部影片在戛纳为潜在买家作了放映。陆川说他希望影片能在日本上映。

  南京大屠杀一直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话题,陆川选择这个主题时并没有从政治方面去考虑。“我想制作强有力的作品,”他说,“我想做暴力题材,想分析人和战场的关系。”

  陆川说他对战争最初的想法反映在他喜欢的电影“现代启示录”里,他把这部影片看作是战争把普通人变成魔鬼的描述。但是当他在2005年开始为拍南京大屠杀影片做研究时,一个不同的想法成形了。

  陆川阅读了日本士兵的日记、笔记和信件等的译文,这些都是他一位富有的朋友在日本周游时买下的战争纪念品。这些文字告诉陆川战争时的生活琐事:一个士兵早上醒来看见他的同胞射杀战俘,而在下午为喝了一碗红豆汤而欣喜不已。

  “他们从头到尾都不过是普通人。”陆川说,“尽管他们杀戮无数,他们仍然是普通人。”

  从这个观点诞生出日本兵角色春树,他试图给中国人一点帮助,最后却被他目睹的残暴所压垮。陆川意识到,战争甚至把胜利者也打垮了。

相关文章

·张艺谋能拍喜剧吗? 09/05/25

·追杀陆川 09/05/25

·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主办机构和背景资料 09/05/25

·万科“出击”:13.86亿斩获佛山地王 09/05/25

·销售回暖 招商欲一线城市“圈地” 09/05/2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