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充满希望的赶集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5-11 01:32
评论
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待,今天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多多少少在这些舆论背后采取了宽松而且默许的态度。
似乎所有暗夜的迷雾都已经散去,黎明的曙光已经到来,居然是一个赶集好的日子,于是开发商开始揣着有点鼓胀的腰包,竟至奔向各个城市的土地市场去了。
2009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这才变得热闹起来。仅仅是老百姓热热闹闹地买房是不够的,能够匆忙筹备着赶集的开发商也许不仅仅因为是鼓涨的腰包,也许他们还觉应该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
绿地、万达就不说了。金地似乎是最早开始行动的,在面对一大堆外资开发商的竞争,金地还是率先在上海开锅。万科也很忙乎,跑了厦门跑长春,王石甚至亲自去了长春,这一次不是为了卖房子,而是为了买地。
各个城市的土地流标率与底价成交率开始有了明显的下降。
困惑总是有的,例如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并未散去,各项经济数据的指标并不见得良好,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向内需型的经济结构的转变的道路依然漫长,城市失业率并未见好转。但你无法想象的是,为啥子人们突然间开始买房子了,你更无法想象的是,面对房地产市场可持续性的疑问尚未完全得到解答的时候,开发商为何突然如此信心膨胀。
但中国的情况似乎不大一样,也许市场的逻辑本身并不是第一位的。开发商对游戏规则的适应性有时候很难用其对宏观经济的理解来分析,大多数时候开发商的信心是建立在政府的态度的基础上的,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有了十年市场化历程的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基础——无论是买房者还是卖房者——都是建立在政府的态度这个基础之上。
潘石屹是异类,他很担心宏观经济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但老潘显然是有目的的,他对舆论讲经济形势绝对不是对媒体,或是是对老百姓讲的。他是对山西、内蒙的煤老板讲的,他要告知他们,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下,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其他的一切都是不可靠的,最可靠的是中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投资物业。
孟晓苏又一次言中了,房地产被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行业是被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孟总是有关怀的,有时候你真觉得他是确确实实的在为中国房地产行业说话,而不仅仅是为孟晓苏和中房集团。
除了孟晓苏之外,任志强的话值得研究。说房地产未被例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是房地产行业的大幸之类的话现在回溯起来意味深长。有时候想任志强清醒得过了头,他一方面对一些关于房地产市场不利的研究报告用了最为恶劣的方式进行批评,另一方面却总是强调宏观经济不行的时候,房地产行业就是不行,房地产市场还要观望。现在想来其后的深意似乎可鉴,宽松、宽松再宽松的政策环境无疑是对当前的房地产行业最为有利的,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本来就是捆绑在一起的。
你不能说这些人的话没有用处,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待,今天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默许态度多多少少在这些舆论背后采取了宽松而且默许的态度。
也许傻乎乎的只有媒体,按照自己的理解极尽地可能对一些刺激性的话语做最为刺激性的阐释。又也许媒体本身也不傻这是他们获取利益的最佳方式。
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默许态度也许不仅仅是对当前各大银行房贷优惠的弹性上,而且在于默许地方政府大量推地与招商上,否则你很难想象会有包括万科之类的大开发商会对长春感兴趣。而一线城市的土地又一次成了香饽饽。
但问题依然在于房地产行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行业到底会在经济转型的过渡过程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和房地产行业对自身发展的理性把握上。房价涨得太厉害了显然是不行的,地价涨得太厉害显然也是不行的。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宏观经济有效地向内需型经济转型,房地产行业的使命完成之后,房地产行业怎么办?抑或说房地产行业使命仍未完成,但是房价回调后的民怨容不得房价继续上涨的时候房地产行业应该怎么办?
后一种情况更可怕!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