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评述:地王之后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5-25 01:24
评论
房地产无论如何不能成为支撑消费的主要行业。
知道成都人好麻将,但不知道重庆人是否也有此种嗜好。但王雪松老师显然是知道牌理的,例如说他觉得如果一个人长期在牌桌上不和牌的话,他可能会疯狂的乱抓两把来换手气。
当然,王雪松老师没告诉我们富力是不是那个长期不和牌的人。但是如果王雪松老师的这个比喻加上富力副总,广渠路10号地拍地现场富力代表张辉的那句话:“我们真的不愿意拿‘地王’,我们也对如此高的代价表示遗憾,并强烈呼吁同行们在竞争时‘多一点理性’。”一起来理解时,这个比喻就很有意思了。
我们不用最恶毒的理解去揣测当时在现场与富力争地的中国电子。但显然富力认为不够理性的是中国电子而非富力,也就是说富力觉得乱打牌的是中国电子,自己跟着乱打牌是被逼的。
本来想用“富力原本是良家妇女,但是却给‘逼良为娼’的比喻。”后来觉得王雪松老师的比喻更好,而且王雪松老师还擅长我们并不擅长的股票,例如他觉得如果在股市里混久了可以发现庄家的心跳。于是那些乱打牌的人和心里蹦蹦跳的庄家总会把牌桌和股市搞得很乱。
王雪松老师认为理性的人应该是看得见别人是在乱打牌的人,和听得到庄家心跳的人。再不成就是那些不跟着庄家心跳,不跟着乱打牌的人。
王老师是高人,原本本周的一周评述我们是想正义言辞地罗列数据摆事实讲道理地批评地王,为富力”叫屈”的。王老师惊醒梦中人,如果我们正义言辞了说明我们也是套中之人,犯不着做这个冤大头!
当然,作为媒体,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还是必要的,放在春节之前,就是放之任何一个中国房地产的业内人士,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到2009年会出现地王的。因而,作为新闻媒体,显然是不能错过的。
记得春节之后,新闻媒体都还沉浸在中国房地产2008年里的失魂与落魄之间没有回过神来,而后是“小阳春”的报道,各地成交量回暖,但此刻开发商们还是慎言买地,大家都说2009年的主要命题是去“库存化”,再往后“去库存化”的速度居然出乎人们的意料,开发商开始叫“断货”了,最后就是地方政府开始推地、开发商开始买地了,于是“地王”出现了。
2009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可谓是“乱花迷人眼”,唯独苦了做媒体的,三个月之间,行业的焦点一换再换,跟上步伐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戏言归戏言,财经评论界及经济学家们对当前货币政策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是现实,而眼前的事情,如果把地王硬生生的扯到货币发行过量导致的资产价格膨胀的理解上还有些别扭。但上周还是有些事情值得注意。
其一,当前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焦点决计不是广深,是沪杭等长三角地区。宋卫平最近的底气很足,原因是上海杭州的房地产销售情况实在是比想象当中乐观很多。长三角的房地产价格走势一向诡异,其中决定价格走势的绝不是什么刚性需求,2004-2005年是前车之鉴,长三角有资金大规模进入楼市的先例。
其二、郎咸平认为广深将赴长三角后尘。可能性不大,广深楼市与长三角楼市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事实上珠三角地区并非缺乏资金,但资金对房地产行业的理解与长三角并非相同,其对不动产的投资比较保守,多立足于长期投资的出租收益而非短线炒作。而长三角的资金意图进入珠三角被历史证明是不可行的。事实上在五一之后,广深楼市成交量相对回落,这个与房地产的销售周期有关。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贸出口行业受到的影响没有给地区以足够的信心。与长三角投机性质的资金不同,广东人对待实业的态度更淳朴和现实一些。
其三、财经评论界乃至房地产行业对通货膨胀的普遍担忧可能会使得部分市场相对理性。但反向作用是推动资金购买不动产用于保值。
其四、地王并非没有道理,没有道理的是此次地王的产生比2007年的地王的泡沫性质更浓。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习惯于揣摩政府的心思而非是对宏观经济的判断,这点会害死不少开发商。至少就目前而言,不动产资产价格上涨显然是缺乏基础支撑的。
其五,房地产无论如何不能成为支撑消费的主要行业。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