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评述:任志强急什么?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4-12 16:43

  在市场呈现出回暖的态势的时候,任志强显然不希望看到有人通过舆论唱衰市场。

  任志强对北京社科院的《北京蓝皮书》很是恼火,类似“无知无耻”这样的词语在同一篇文章中多次出现,在往常任总的博客文章当中极为少见。

  任志强是有些“愤怒中年”,但多年来就房地产研究讨论本身来讲,尽管言辞有些过于直白,但尚属理性,种种文章与言论似乎并未进入人身攻击的范畴。

  从媒体报道及言论来看,《北京蓝皮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视野本身确有局限性,其中最为重大的问题可能是对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本身的研究及判断方式上存在问题。但正是这种研究及判断导致《北京蓝皮书》其中关于房地产市场在2009-2010年的走向悲观的结论。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如果没有北京市城市户口之外的需求,那么潘石屹的SOHO中国可能早就倒闭了。仅仅针对北京城市户口及拥有北京城市户口居民的工资收入来判断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显然是有问题的,且其对中国老百姓的家庭资产累计方式显然偏离了中国现实。

  至于房地产市场有无刚性需求的论断,我们的理解,不能因为房地产产品成交量的膨胀或萎缩就武断的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刚性需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是现实存在的,城市化进程存在,刚性需求就存在。

  至于北京社科院的结论,我们认为是核心。我们猜想这可能是任志强“急火攻心”的根本原因:他担心当前的市场信心。

  市场信心是房地产市场之中的一个极为奇特的因素,但在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过程中却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关系,但其与市场的刚性需求本身无关。

  房地产作为大宗商品,作为投资产品,也作为家庭资产的储值工具,市场信心是一个极其难以理解的因素。从此层面而言,房地产产品价值成为一个似乎不可捉摸的东西。

  在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当中,多数研究集中在供需关系上,但极少研究房地产产品价值。至于房地产产品价值的判断则更多的从土地价值去进行判断。

  但另一个问题是,如果说需求决定价值的话,那么房地产产品的价值如何界定?普通消费类产品我们可以从边际价值及边际效益去衡量产品价值及价格,但我们如何判断房地产产品的边际价值及边际效益?

  购房者本身对房地产产品的价值判断是极其模糊的。因而在大多数时候,房地产市场呈现的格局是“买涨不买跌”。因而在这个时候市场信心就成为购房者在对待房地产产品消费上的决定因素。

  大家都在买的时候去买,大家都不买的时候自己也不入市。但这本身并不代表房地产市场没有需求,尤其是没有刚性需求。

  但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市场信心是极其难以把握的。例如说,在大多数人认为2009年上半年可能是中国房地产最为困难的时候,但此时市场却开始回暖。

  于是我们发现2009年中国房地产产的主题将会是什么?很显然,信心的博弈!所以说,在市场呈现出回暖的态势的时候,任志强显然不希望看到有人通过舆论唱衰市场。

发稿:邬琼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