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前景如何?
尽管上个世纪发生的金融危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通常是在金融体系的某些领域杠杆水平过高,然后导致信心崩溃,但是,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却有相当大的差异。决定这些经济衰退的时间长短和严重程度的是政府采取的应对方式,尤其是政府能否设法恢复消费者、企业、投资者和贷款方的信心。
在一次金融危机发生时,只有当它阻碍向企业提供资金的时间足够长,以致造成大范围的企业破产时,金融危机才会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经济衰退。这种对融资渠道的阻断正是使亚洲金融危机具有如此大破坏性的原因。1996年,该地区的资金净流入量为930亿美元,而1997年就逆转为资金净流出120亿美元。当地的银行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来填补这种短缺,外国银行也未准备扩大信贷规模,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助行动又过于迟缓。结果,许多企业难以筹措到运营资金(更不用说投资了),而且无法获得这些国家急需的出口融资,因为出口在这些国家的GDP中占有很高比例。一旦信贷流动得以恢复,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经济体就会迅速复苏。
“大萧条”时期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过程。当时,银行挤兑加上联邦政府控制不力,损害了美国的金融系统。在1929~1933年期间,由于价格不断下跌、全国的还本付息率翻了一番,以及超过一半的美国农场主拖欠债务,导致1929年以前在美国运营的银行几乎有一半破产倒闭12。在危机爆发后的几年时间里,许多具有最好信用的企业也无法获得长期借贷资金。此外,在30年代,资金的跨国流动性处在最低水平。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由于企业极度缺乏资金,从1929~1933年,企业投资减少了75%以上。
在不太极端的条件下,只要政府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各个经济体都能平安渡过甚至相当严重的信贷危机。例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数据表明,从1981~1983年,共有258家美国银行破产或请求救助。尽管如此,美国非住宅投资的下降幅度还不到全部投资的1%。在整个80年代,共有近750家银行破产,1,500多家银行要求救助(与此相比,70年代只有35家银行请求救助)。但在80年代,企业投资平均每年增长了4.5%。
而今天,非金融经济步入经济衰退时,准备之充分,令人惊讶:与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存贷(S&L)危机,乃至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相比,如今美国的工业企业具有更低的杠杆水平和更高的利息偿付率。实体经济的未来运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当前这场政策辩论在今后几个季度的走向。
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尚不清楚当前的危机将会如何发展演变;作为关键要素的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也难以预测;政府将要采取的政策也还是未知数。但是,研究表明,在过去的经济衰退中,与行动更积极、更主动的企业相比,那些采取单纯防御战略的企业日子并不好过13。当经济步入可能会非常困难的低迷时期时,为了抓住自身的发展机遇,企业应该做好充分准备。
研究不同模式
尽管每次经济衰退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值得去了解不同的行业在过去的经济低迷时期表现如何,以及哪些因素决定了复苏的速度。在今后几个月里,随着政府政策的关注焦点从“救火”转移到刺激经济,这种研究将帮助企业了解经济衰退与它们自身的关系,并评估不断演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在未来几年将如何影响自己。
做好充分准备
大多数企业都已制定了应急计划,但这些计划很少像它们应该的那样积极进取。为可能出现的最坏的局面--例如,主要客户申请破产,所需要的资金支出很快被削减一半,或者在一个国家的销售运营无法获得本地货币作为营运资金--早做准备是值得的。现在,一些似乎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很可能会变成现实,而且比你预计的时间来得更快。
仔细审视机遇
企业高管在控制下滑风险时不应该对潜在的增长机会视而不见。尽管目前正值动荡时期,但在大多数行业中,要确定企业是否正处于压力之下,或者可能会出现合并和重组机会,这并非难事。你不能等到机会出现时才仓促地对局势做出被动反应,你必须现在就投入时间,去了解这种力量可能会如何影响你所在的行业,以及你希望自己的企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角色。
作者简介:
David Cogman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副董事;Richard Dobbs是麦肯锡首尔分公司资深董事。
作者谨向对本文做出贡献的David Atkins,Kevin Buehler,Jared Chung,Jeff Gu,Bin Jiang,Susan Lund,Christopher Mazingo和Hamid Samandari致谢。
·中原地产:一周楼市统计 09/01/05
·“燮变”与“整固”—广州楼市2008年总结与2009年预测 09/01/05
·美国真的在衰落吗? 09/01/05
·金融危机:过去与现在 09/01/05
·10大衰人 0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