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梅生:为什么万科打折业主要求赔偿

  在去年地价、房价快速上升、投资急速上涨的情况下。去年的投资在今年有一个翘尾因素,今年的投资增长还是达到30%,远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今年的调控手段采取紧缩房贷、压缩需求、防止过热和通胀的政策。紧缩银根非常紧,上半年五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同时严格控制银行开发贷款和个人抵押贷款,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松懈。去年对第二套房政策的出台,大量抑制了需求增长。再加上今年的特殊国际背景和国内经济受到灾害影响,形成了今年购房需求的极降,目前已经形成了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情况。

  在今年的政策当中有两条非常积极。第一条就是高度重视住房保障系统建设。这个可以达到稳定房价的结果。第二是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这一条还会继续执行下去,也就是说财政税收很高。呼和浩特也增长了很多,大概增加了40%-50%左右的财政收入。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的协调发展,只有客观提高人民收入,人民才能有能力消费。

  在今年的情况下,房地产发展情况增长?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大幅度地压缩了需求,这种情况之下1-7月房价同比上涨7%,估计这个数字还要下降。因为去年到了八月份以后涨得快,今年涨得慢或者不涨。开发投资也在逐渐回降,关键问题是后面的数字,就是土地的购置面积、开发面积、新开工面积,七月份环比比六月份下降两位数。土地购置面积的环比下降达到30%多,说明投资在减少,尤其到2009年投资会继续减少。投资减少说明供需关系还会再次变化。投资的减少会拉动国家经济下行,会毫无悬念地拉动经济的下行。到明年会显现出后果。这是今年调控到现在可以看得出来的效果。具体到房地产业就是交易量急速下降,不管是现房和期房的销售面积都在同比下降。尤其是期房的销售面积降幅达到42个百分点,北京已经突破了50%。

  总结起来,在两年的调控当中什么达到了共识?就是对中低收入的政策性住房达到了共识,将来会形成两个版块,政府主要管理政策性住房,市场主要管理商品房。但是有两点达不到共识,起码很多人想不通。07年加大供给造成房价大幅度上升,背离了调控的目标。07年调控目标绝对不是想把房价调上去,而是调下来,结果是上升。08年压缩了需求也不是想降低交易量。我想08年制定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决策人也不想把交易量压缩到现在的程度,使期房的交易量下降42个百分点。调控的预期都是稳定、发展,使房地产健康发展,从来没有脱离这两句话。现在交易量这么大幅度的下挫也不是调控的目标。

  从经济学来讲,现在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滞胀,就是价格还在上涨,但是交易量下降,也就是发展预期不好。追究原因,我觉得以房价作为预期的目标为主。

  我不想简单的以房价两个字描述中国房地产的情况。在房价里面有很多悖论,房价到底体现了什么价值?它到底是消费价值为主,还是投资价值为主,还是金融价值为主,这是值得我们好好考虑的问题。商业地产和住房都应该有消费价值和使用价值,应该有使用功能,是民生的必需品。它是大宗的消费品。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可以说销售比、性价比和开发商的投资产出比、成本利润比,消费是它的第一属性。脱离了它的第一属性就不好谈房地产。但是它有它的投资价值。我记得孟晓苏先生在中央台提出国际国内确实把眼光放到了房地产投资上。因为它的产业关联度是1.7-2.2,所以房地产波动会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60%,国内外也都这样讲。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比国民经济对房地产的影响大,是因为首先把房地产放到了投资类,本身就关联了20%,又关联了2.2倍,也就是关联到了60%左右的投资波动。国家把它放在固定资产投资,为什么居民不能把它放在家庭固定资产投资里面?我想一定要放在居民家庭固定资产投资里面。否则就难以解释为什么这次万科房价打折,第一期的业主就要求赔钱。为什么要赔钱?是因为家庭固定资产投资缩水。如果把它列入消费的话就应该计入CPI指数。如果真正拿工资收入买房子怎么不影响消费?

  房价的第三个价值也就是金融价值。因为银根、地根是房地产的根本。银根和地根能跟金融没有关系吗?从去年的市场可以看出银根和地根的关系。但是资产价值是短期的,因为任何一种资产主要有金融价值,一定在资本市场上大幅波动,会被不合理放大,也会被不合理缩小,就像油价一样。但是这种波动最后要回归到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当中去。

  今年房价的持币待购和交易量下降恰恰是房价的期价不好,所以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把房价问题想清楚。

  最后,关于下一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我觉得这个政策释放的已经比较充分,刚才孟总也提出总书记的观点。目前的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保一控,更多的是谈到保增长,也就是对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的拉动。投资、消费房地产负责两头,只要是保增长、保内需、保消费,房地产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有房价的问题,房价一定是与整个宏观经济配套的。如果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房价就不应该大幅度波动。下一步应该避免这三个方面:第一就是避免房价大幅度下挫;第二,避免房地产企业大幅度地倒闭;第三,避免由于房地产下挫引起银行形成大批坏帐。所有政策的出台不会支持刚才我说的这三点,一定是要避免,要更加稳定,使房地产更加健康地发展。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草原精英对话:从房地产角度看区域经济与城市价值发现 08/09/07

·王永平:呼和浩特商业地产模式探讨 08/09/07

·陶滔: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建设 08/09/07

·孙飞:中国房地产金融的组合模式与路径优化 08/09/07

·高志:呼和浩特未来的竞争与变化 08/09/0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