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滔: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建设

  2008年9月6日-7日,由观点机构联合呼和浩特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草原行”在“青城”呼和浩特盛大举行。众多地产首脑、财经泰斗、国内外投资商以及全国主流媒体齐集参与,共同搭建展示、推介呼和浩特的有效平台,全面发掘呼和浩特的投资价值及发展前景,为呼和浩特的招商引资抛砖引玉、奠定基础。以下为7日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总经理陶滔的演讲实录。

  进入: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草原行专题

  相关: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草原行精彩实录(9月6日)

  主持人:再次感谢孙飞先生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接下来要进行演讲的嘉宾是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总经理陶滔先生。陶滔先生曾与美国加拿大UBC大学合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陶滔先生今天为我们做出的演讲议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建设。

  有请陶滔先生。

陶滔

  陶滔:非常遗憾,我今天修改了大会给我的题目。也是因为读了一些蒙古族历史的书籍,也读了蒙古高原的地理书。但是我至今仍然找不到草原文化以及草原居住文化的根源。这两年在呼和浩特也参与了很多建设项目,仍然也没体会出呼和浩特独特的蒙古族居住文化在现代居住生活发展潮流里占有多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只好把题目修改成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建设。我希望这个演讲内容能对大家对现代城市发展的机会、理念有所帮助。

  三年前冯仑先生提出一个口号叫“居住改变中国”。改变了什么?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改变了三个方面:第一,改变了我们的观念。自从二十年前提出了住宅是商品以后,我们知道住房完全要靠钞票购买,它一定是市场化的;第二,改变了城市供需关系上的需求。也就是说住房大规模建设以后,高密度的增长意味着城市设施进入高投入规模。从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建设过程能够看出3000多亿的投资有2000多亿是从事基础设施,而不仅仅是为了奥运会的举办;第三,改变了形态。高速的住房建筑导致了对住房形象化观念的表述。这几年我们看到了浅表文化的社会口味泛滥成灾,包括从欧陆风格到北欧的简约,各种模式,以及现在流行的地中海风格,各种模式不断从国外引进,不断形成新型的舶来品。同时也产生了历史文脉的割裂。

  在七十年代仍然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改变了世界的居住形态,这就是《雅典宪章》。随着新建筑运动的推进,形成的《雅典宪章》导致了现代城市彻底脱离古典城市的风格和结构。这种改变直接影响了现代城市建设以及城市规划。

  500年前的一个思想也对整个人类的思想进行了改变,就是乌托邦思想。1516年托马斯提出了乌托邦。他作为英国著名的宰相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但是他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既有益又有趣的传输导致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出现,也导致了新兴资本主义市场的改良。同时,他具体影响到了城市规划新型理论的出现,包括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概念,一直到现在城市人居环境的企求。

  在新建筑运动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体会着一句口号就是“住宅是住人的机器”。这是根据重新认识居住的方法,也就是说住宅不应该建立在传统古典美学设计的基础上,而应该走入到在新技术、新产业支持下的工业化美学基础。也就是说要向汽车、飞机等传输。它导致了从纯粹的审美观的住宅形式转变为产品形式,它的精髓在于必须有准确的产品,由此形成了对现代住宅的基本评估,需要一系列的数据支撑住宅的优劣。在这样的过程中,新型住宅和人居环境产生了新的形式和观念,导致了材料学到设计学的飞跃。

  这是刚建成的在法兰克福莱茵河畔的住宅。这给我们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素,而不是风格要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路暗线,即使是在法兰克福价格很高昂的住宅区域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公路暗线。同时在这样的基础上作为价格高昂的地段也保持了中低收入的配置。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先进的城市规划观念。现在中国进入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时期,城市在进行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预估今后的城市规划基本常识。现在房地产业、住宅建设、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矛盾冲突很大。但是更多的矛盾在于城市规划的理念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从西方先进成熟的城市规划理念来看有三个层次可以借鉴。第一是公平的城市规划权利,具体体现是公民参与。在中国现阶段很难达到。虽然中央政府在五年前对城市规划进行了公开改革,让更多的城市规划展示给公众。公民参与的背后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利益分配;第二是尊重历史文化的传统,这直接涉及到国际化潮流与地方性问题。其中包括对历史、文化的态度;第三是注重人性化的城市建设,包括塑造城市细节、如何融入多样化的手段。这里有几个实例,是一些居民参与的内容。同时在波士顿有三个保护地段,仍然融入了最先进的现代生活和最古典的建筑方式。在城市环境中,这是07年时代周刊评出了与鸟巢、CCTV大楼、当代蒙马齐名的世界奇观,它表示了怎么在现代环境里实现人性化的过程。中国现在也不断对历史性地段进行改善,融合现代城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走向高品质的人居环境,重新关注到了生态与绿色。这是近五年,乃至近十年来最时髦的名词,绿色建筑到现在地方政府追求的生态城市,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平衡。也就是在生态研究过程中核心思念是平衡的关系,而不是一定要把握高度。

  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舒适的家居生活。中国人已经跨过了量的问题,而是进入到质的需求。

  提高质的问题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撑先进生活理念。中国政府提出了人居环境发展。人居环境本身是国际化的,也就是达到了国际程度的共识,在70年代形成了宣言。到了第二个层面就是中国政府对世界进行了承诺,签署了人居环境方面的文件,使中国政府在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建立了系统。

  最终,如何走向好品质的人居环境?仍然是一系列的,比如要注重高舒适度。最终的人居环境是实现古人的人文思想。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开发商无奈跟进“价格战” 08/09/09

·居民房价收入比远超国际水平 08/09/09

·真相还是谎言?万科松山湖会议悬疑 08/09/09

·评述:楼市调控政策不能松 08/09/09

·谁来救市?地产大佬草原论剑 08/09/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