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市场上,是不是像我们现在盼望的房价下跌了,老百姓就买房?不是,有的香港居民跟我讲,都六年了,孩子都长大了,我说你们为什么还不买房?他们说不敢买。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任何商品积压了都可以运到其他市场去卖。现在香港的楼积压了,能不能运到其他市场卖呢?当时我们就和香港政府商量,那时候我们正在筹备大陆的分时度假,想买一户房屋用于大陆的分时度假之用,这就是所谓把香港的楼运到别的市场卖,就是要引进大陆的购买力到香港。
我们看到香港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当时香港的楼价已经很低,内地居民购买是有可能的。我们意见出台以后董先生非常兴奋,他说请孟先生先跟我们谈收购政府的居屋。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就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适用房。我就带队和香港主要官员谈判,谈了半年。本来我们的会谈是秘密进行的,但是香港媒体得到这个消息,敏感的香港媒体一拥而上,从得到这个消息开始,就热炒和中行要拿两百亿购买香港的两万套居屋。这个消息让我们措手不及。因为我们没有谈过买多少套,也没有谈过价格。但是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的官员跟我讲还是要引证有这件事,我们说是有这件事。我们就在媒体上讲我们没有谈过价格,也没有谈过多少套。媒体说证明了你们要买,所以媒体就继续热炒。从短短时间内,香港媒体报道有300多篇,而且都是正面的,所有媒体都在欢呼这件事。他们说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无论事成与否都是好事,此举可稳定楼价,一旦香港物业市场供应量骤减,楼市有救,中资为解决居屋包袱提供了契机。这么一个报道在短期内在香港爆发引起的反响强烈。就在报道出现的第三天,香港市场出现强烈反弹。首先是新房成交猛增了三倍,从此购买力又重新回到市场。就从这个星期开始持续六年下跌的香港楼市转跌为升,它的拐点就是热炒中行要收购居屋。
是谁救了香港的市场?还是香港的老百姓自己拿出钱来购买房屋,由此救了香港的市场。是谁使老百姓没有信心到恢复了信心,就是香港媒体,是舆论导向使购房者恢复了信心。董先生非常兴奋,他说中行的因素在促进香港楼市活跃上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的作为也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香港的明天更好。
现在我们看到香港回归十周年,经济空前繁荣,给对岸的台湾做了好榜样,说明了一国两制是成功的。董先生在上海说了一句话是什么价格都等跌,房价是跌不起的。这是董先生当年对香港的情况所讲。前一段时间有媒体说这是针对目前楼市说的。这是时空错位、主体错位。这是董先生的经验之谈,是大的感慨。
现在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人已经认识到,既要防止房价过快、过高上涨,也要防止房价过快、过猛下跌。我认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姜部长的认识非常对,我们既为去年房价过高上涨而痛心疾首,我们是明确反对这样的房价上涨。我们也不能因为人为的原因造成房价过快、过猛的下跌。因为我们全国人民都已经认识到,我们国家的主管部门也已经认识到,我们要保持的是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要降的是房价升浮。
胡锦涛总书记谈到房地产市场的时候讲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最近又讲稳定市场预期。我认为总书记是针对目前的市场形势的一番重要讲话。
中房一直讲究高品质、低价位。中行集团在北京、上海建的房子卖给居民的时候是六七千块钱,现在有的涨到两万、三万块钱一平米,这是因为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好处。我们有的房子,比如说在呼和浩特的团结小区,当时卖给居民的时候才六百块钱一平方米,现在整个小区要进行旧区改造,这个小区要建设得更加好,原有的所有居民都可以旧地回迁,这个地方的房价到四千块钱了。六百块钱涨到四千块钱就是普通老百姓受益。
我认为我们应当把房价的涨价空间留给购房居民,这是对房价上涨,使得居民财富增长这种看法的深刻认识。现在我们国家的房价平稳,特别是去年以来房价虽然大幅度增长,但是今天已经恢复到了平稳发展,这说明宏观调控在房价调控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大的起落。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和中央的要求,避免大的起落,实现房地产业和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谢谢大家!
·草原精英对话:从房地产角度看区域经济与城市价值发现 08/09/07
·王永平:呼和浩特商业地产模式探讨 08/09/07
·陶滔: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建设 08/09/07
·孙飞:中国房地产金融的组合模式与路径优化 08/09/07
·高志:呼和浩特未来的竞争与变化 0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