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亿美元抢购南洋商业银行 越秀金融狂飙路上的地产想象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6-17 23:20
评论
自成功收购创兴银行后,越秀集团已将国内的银行、信托、证券、期货、基金、融资租赁、小贷等十大金融牌照收入囊中。
观点网 近年来,港资银行、金融机构被视为内地企业海外融资新晋标配。在成功入股创兴银行后,这次广州国企越秀集团将目光再次瞄准中银香港旗下南洋商业银行。
港媒最新消息指出,越秀集团业已入围南洋商业银行出售的次轮名单。据悉,越秀集团一路出价进取,现已成为大热买家。
为此,越秀集团拟筹组一笔涉资80亿美元的一年期贷款以助竞购,目前也正与星展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野村及渣打银行等洽谈。
据报道称,现时入标竞购时间将在下周截止。除了越秀集团外,此次出售的潜在买家包括北京银行、中国人寿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不过,当观点新媒体致电越秀集团进行求证时,其投资关系总监夏恒良称:“目前不便透露关于收购南洋商业银行的任何消息,且对于收购的传闻均不宜置评。”
抢购南洋商业银行
资料显示,此番出售的南洋商业银行于1949年12月在香港开业,目前在香港设有42家分行,同时在美国旧金山也设有分行。
而后,在2007年,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独立法人公司,总部落户上海,截止目前已经在16个城市设有分支行。
对此,便有相关熟悉越秀集团的分析师告诉观点新媒体:“此次越秀集团之所以想要收购该银行,看中的就是南洋商业银行在国内跟香港均有业务。”
另外,在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看来,“香港没有几家可以被收购的银行了,收购南洋银行对于越秀集团来说起码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协同效应,在香港有一些品牌,可以很快速实现拓展。”
不过,黄德几也认为,正是因为可以被收购的银行越来越少,所以估值也有水涨船高的效果。但对于内地企业来说,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一方面有品牌宣传效果,一方面也增加了融资渠道。再者,毕竟在香港可以拿出来卖的银行是很小的银行,因此总的来说价格都不会特别高。”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29日,已有知情人士透露,中银香港正在考虑卖出其所持南洋商业银行和集友银行的控股股份。
而后于5月21日晚间,中国银行正式发布公告称,为减少管理架构重叠造成的资源和客户分散,其子公司中银香港拟出售旗下南洋商业银行股权。
彼时,中银总裁岳毅强调,出售南商主因两行的资源重叠,出售后有助改善中银架构及资本效用。
“同时,亦有助改善中银的资产质素,中银去年不良率为0.31%,但撇除南商1.99%的不良率后,中银实质的不良率仅0.21%,故出售南商对中银发展正面。”
越秀金融狂飙
不得不提的是,两年前市场消息传言越秀集团拟收购创兴银行而双双停牌之际,投资关系总监夏恒良也对观点新媒体作了不予置评的回复。
颇为戏剧化的转折是,在上述回应后的第二天,越秀集团便宣布,其将以116.44亿港元,折合约91.36亿元人民币收购创兴银行。
当时那笔收购是这样的,“以每股作价35.69港元,收购最多3.2625亿股股份,占创兴银行已发行股本的75%”。
一回生二回熟,同样的戏码似乎在说明,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越秀集团收购南洋商业银行不单纯是市场上的传言。”这是熟悉越秀的分析师所作判断。
两度入港,究竟是什么吸引住这个广州老牌国企越秀集团的目光?上述分析师的看法是,“越秀金融板块之前已拥有众多金融牌照资源,但尚缺乏银行业务,金融产业链亟需强化和补充。”
“因此,2012年以来,越秀集团一直谋划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银行业。但国内新设或收购商业银行的门槛较高,业务区域受限,因而越秀集团把工作重点转向对香港银行进行并购的研究上。”
据悉,自成功收购创兴银行后,越秀集团已将国内的银行、信托、证券、期货、基金、融资租赁、小贷等十大金融牌照收入囊中。
鉴于此,国泰君安刘斐凡告诉观点新媒体,内地企业选择香港金融机构不单是增加了一个金融机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融资渠道的问题。
“在香港市场能很快拿到很便宜的钱,而其最大离岸人民币市场这一属性也能够帮助企业在香港市场上更快地把钱转换成人民币。”
金融+地产的心思
无论此次收购南洋商业银行一事是否最终成行,在黄德几看来,越秀集团未来“金融还能反哺地产,确实存在协同效应,双方的想象空间必然是很大的。”
具体到越秀集团,当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非是通过香港资本市场与金融机制来支持越秀旗下企业的发展与扩张,这其中自然包括这两年渐入扩张期的地产业务。
最新消息是,6月12日,越秀地产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广州宏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4.5亿元应付代价总额行使认购期权,向广州越秀仁达五号实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收购广州中耀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45%股权。
据了解,广州中耀作为项目公司,拥有广州萝岗区云埔项目,该项目为总建筑面积约66.79万平方米的住宅开发项目。行使认购期权后,该项目预计在2015年内发售。
在过去两年越秀地产的拓展版图中,与武汉精武路和萝岗云埔地王一样采用基金合作模式的还有佛山、杭州等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凭借基金合作的模式,越秀地产仅通过4-20%的地价比例撬动了总价达167亿元的5个项目。时至今日,这批项目正在陆续进入股权回购期。
实际上,除了拿地方面与基金合作,在越秀集团的金融产业链发展进程中,同样受益的是其旗下目前最为着力的商业地产。
公开资料指,越秀一直运作的商业地产模式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双平台。而这也是一种借力金融的打法。
据越秀地产执行董事及营运总经理陈志鸿早前介绍,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平台,就是当商业地产项目回报率达到要求,就可以把项目注入房托,进行地产与金融结合,实现二次证券化。
这样的商业地产模式,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注入越秀房托的过程便可见端倪。
200亿公司债获批 恒大首回境内寻求资金水池
2015-06-17 23:34
景瑞虹口福地 溢价59%夺标后的上海土地战
2015-06-17 23:28
80亿美元抢购南洋商业银行 越秀金融狂飙路上的地产想象
2015-06-17 23:20
搭建服务平台增值商办产品 绿地广东入粤五年图谋200亿
2015-06-17 23:18
杭州龙湖双街秀 滨江天街“不返租”背后的人气几何?
2015-06-17 23:11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