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售股辞任与三代接班 危局中佳兆业与新鸿基如何管控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4-12-11 23:23

为了将个人与公司利益剥离,在危局中,当年新鸿基与今天佳兆业做出了同样割权的选择。

  观点网 随着出售股权与主席辞任事件公布,发酵了一周的佳兆业事件似乎有了告一段落的节奏。

  12月10日晚,佳兆业公告宣布,郭英成辞任董事会主席,其兄弟郭英智也同时调任为非执行董事。

  同时,公告披露生命人寿代表叶列理已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其与佳兆业另一执行董事孙越南共同获委任董事会联席主席,而另一来自生命人寿代表雷富贵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对此,辉立证券分析师陈星宇认为,上述公告毫无疑问与近期佳兆业的种种传闻有关,当上市公司管理层出现意外或者负面影响的时候,都有所谓的危机处理。上述决议属于危机处理的一部分。

  “通常的方法就是更换相关的管理层甚至是退出董事会,由其他大股东提名人选接任,就像生命人寿此番进入佳兆业集团董事会。”上述分析师分析道。

  佳兆业:售股辞任

  “生命人寿第一次担任控股公司的具体职位”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在陈星宇看来,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讲,生命人寿肯定是作为财务投资者的一个角色,并不会参与到企业日常的管理当中来,否则从管理储备方面来说也不现实。

  “至于佳兆业本身,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不是常态的做法。首先是佳兆业本身是出了很大的问题,作为主要大股东之一的生命人寿,这样的做法也是通用的方法之一。”

  “其次,不排除是有行政方面的影响或者指令,出于稳定公司经营策略方面的考量。细微来看,生命人寿张峻跟郭英成都是潮汕同乡。不过,做生意肯定不仅仅是考虑私人情谊,但是不排除有这个影响。”

  至于为什么是生命人寿?关于这个问题,陈星宇强调,佳兆业出现问题后不得不去寻找潜在的接盘机构。而目前来看,肯定只有生命人寿是比较合适的选项。

  据悉,生命人寿的持股量已增至约29.96%。而减持后的郭氏家族持有股份降至50%左右,其通过大昌、大丰、大正这3家公司的持股量降至19.77%、20.45%、9.92%,生命人寿已成为佳兆业第一大单一股东。

  从上述数据看来,生命人寿虽然没有动摇郭氏家族绝对控制权,但是目前状况是郭英成本人或基本已无重返佳兆业董事会的可能。

  “上市公司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都是涉及到非常重大问题,甚至是违规。这样对个人而言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监管机构对于上市公司高管审核的资格都有严格的一系列的规定,涉及重大影响事件的人员是不能担任上市公司高管的。”陈星宇进一步表示。

  新鸿基:三代上位

  实际上,在陈星宇看来,类似佳兆业事件中的上市公司危机处理措施并非孤例。在上市公司中这是常见的一种做法,香港新鸿基在遭遇危机后选择安排三代接班也是同样道理。

  2012年3月29日,在香港廉政公署忽然拘捕新鸿基地产联席主席郭炳江和郭炳联,以及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事件后。虽然当时新鸿基发布新闻稿称不会暂停郭炳江及郭炳联联席主席职务。

  但同年7月,在上述提及人士被香港廉政公署正式起诉后,新鸿基立即发公告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29岁的郭基辉和31岁郭颢澧被分别任命为郭炳江和郭炳联的替代董事。

  同时也分别委任黄植荣、雷霆为副董事总经理,协助郭氏兄弟处理物业买卖及土地竞购,而这也是新鸿基首次宣布安排家族第三代进入董事局。

  在陈星宇看来,公司管理层出现大幅变动的时候,对公司会有一定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取决于第一,这个具体的事件是什么,第二,人选的调整以后是不是对公司整个业务发展发生转变。

  显然,当初新鸿基和今天佳兆业的董事会重组安排,为了将个人与公司利益剥离,在危局中,当年新鸿基与今天佳兆业做出了同样割权的选择。

  而今,新鸿基案件亦还没有完成终审。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就表示,若郭氏兄弟最终无法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一职,委任第三代担任替任董事即可未雨绸缪,继续通过董事会牢牢控制家族企业。

  危局中:管控损害

  巧合的是,2012年新鸿基风波正值其成立40周年。而前几日,佳兆业也迎来了自己上市的第五个元年。

  据媒体报道,为庆祝上市5周年,佳兆业深圳总部公司前台竖起了三层蛋糕,总裁金志刚与公司一众均笑容满面,一片和乐景象。

  如此看来,在危机处理中颠簸的公司并未受到大的损害。实际上,郭炳联于新鸿基事发后发表的一席言论或可解释上述耐人寻味的一幕。

  “新鸿基已经成立40周年,根基稳固是有赖一班好同事及团队,就算发生任何事情,都并无令公司的表现出现倒退或动摇。个人事件不会对公司有任何影响。”郭炳联表示。

  “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去把集团业务跟事件的联系程度分开,便可令市场消除忧虑。”这是相关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受到负面事件困扰后最有效的管控办法。

  实际上,新鸿基郭炳联的坚定表态似乎也同样适用于佳兆业。在陈星宇看来,事件发生以后,负面的影响肯定会是有的。

  但是,现在看来触及暗礁的仍然是高管个人未来命运和前途,而非上市公司佳兆业的发展。

发稿:何缘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