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去化压力与杠杆增长 华侨城前三季度净利降3%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4-10-23 02:38

期内,华侨城营收为55.98亿,同比降15.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亿,同比降17.06%。

  观点网 10月21日,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期内,华侨城营业收入为55.98亿元,同比下降15.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亿元,同比下降17.06%。

  前三季度,华侨城营业收入为191.94亿元,同比增加11.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28.14亿元,同比下降3.11%。

  今年上半年,华侨城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28.23%、4.96%。第三季度该两项数据均出现一成以上的跌幅,致使华侨城业绩增长陷入缓慢时期。

  对此,相关分析指,第三季度由于地产可结算资源有限,华侨城单季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42%,但上半年结算资源丰富,前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仍同比增长。

  而由于前三季度缺少招商华侨城项目公允价值评估增值,华侨城投资收益减少3.8亿元,加上受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降以及结算节奏影响,因此净利润同比下降3.11%。

  项目启动致杠杆增长

  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幅度收窄及负增长的同时,华侨城也面临着一定财务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底,华侨城有息负债率为32.9%,较2013年底增长9.6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62.5%,较2013年末增长22.6个百分点。公司长期有息负债占有息负债比例在三季度末为70.8%。

  同时,受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影响,华侨城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5.15亿元,较2013年底增长81.90%。

  除负债外,华侨城在三季度末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45亿元,同比大跌175.42%。

  相关分析指出,随着上半年华侨城在重庆等地实质获取土地,目前重庆、宁波项目均已动工,使得公司财务杠杆也有所增长。

  以重庆为例,9月下旬,华侨城在重庆正式启动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据悉,其中的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将超50亿元,并建成国内第七座欢乐谷主题公园。

  也有分析认为,华侨城债务的增加,主要是公司向银行及外部借款增加所致。

  其中,华侨城曾于一季度披露,截至2013年末,其通过银行获得华侨城集团委托贷款的余额为108.7亿元。在2014至2015年度,公司还拟向华侨城集团再新增不高于116.3亿元的委托贷款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华侨城当前大部分借款来自华侨城集团,对应短期融资券和中票的利率在4%左右,综合融资成本也仅6-7%。在当前地产行业流动性仍受限严重的背景下,大股东的支持无疑为华侨城舒缓了不小压力。

  另外,虽然债务压力的增加,在账面数据上已有所反映,但目前华侨城的货币资金仍有121.85亿元,较2013年底增长29.5%。

  地产销售面临去化压力

  在华侨城打造的“旅游+住宅”生态里,旅游业务可提升公司房地产业务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房地产业务则为资金要求高的旅游业务提供必要的现金流支持。实现品牌和现金流良性循环,是其最核心的部分。

  上半年,华侨城北京欢乐谷三期、武汉华侨城欢乐童年儿童公园、上海欢乐谷二期“欢乐海洋”二期开业,预计前三季度旅游板块共接待人数超过2100万人次。

  前三季度,华侨城综合毛利率水平达到59%,创下近五年来新高,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说明“旅游+住宅”颇具盈利空间。

  不过,作为为旅游业务提供现金流支持的重要部分,地产销售的进度得并不理想。

  其中,前三季度,华侨城销售及提供劳务的回款为178.7亿元,同比下降22.6%,三季度单季跌幅更是达25%。预售房款也仅69.16亿元,同比下降22.2%,主要由于销售偏弱导致。

  相关分析认为,前三季度华侨城销售金额约为120亿元,占其预测240亿元全年计划仅6成。

  对于第四季度的策略,华侨城在9月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的地产项目坚持高端定位,未来可能会采取外延式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

  华侨城介绍,下半年将进一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持续加大地产项目销售力度,加速实现资金回笼,稳定公司在一线城市的业绩增长。

  据了解,华侨城目前共计拥有17个地产项目,分别位于深圳、上海、北京、成都、昆明、西安、武汉、宁波、重庆、顺德等地,仅2014年可售货值在460亿元左右。

  尽管如此,相关分析仍表示,四季度虽然随着流动性及地方政府托底政策,销售面临大环境改善窗口,但由于华侨城项目集中在高端大户型产品,预计仍将面临一定的去化压力。

发稿:见习编辑 钟凯审校:劳蓉蓉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