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卢铿在参加观点新媒体主办的“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2009年度论坛”的行程中,多了一个重要的特殊任务:除出席论坛活动外,一大早还匆匆考察了广州大坦沙地块,而就在结束当天行程后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城市看地。
“2010年,海尔地产的版图布局将实现从目前的青岛、重庆、太原、济南等6个城市增加到10个城市。”卢铿向观点新媒体如是称。
话音刚落,海尔地产就在天津斩获一幅占地面积为885亩的住宅综合用地。在“国十一条”出台背景下的拿地,对其正式进入环渤海经济圈可谓意义重大。正如卢铿所言,2009年是海尔地产地分水岭,2010年将精彩纷呈。
“我们从来不去参与抢地王,因为我们觉得那不合算,也是不公平的,而且全国的地王,我估计能赚钱的很少。那是一种疯狂的游戏、一种不尊重土地的游戏、不尊重市场的游戏、不尊重人民的游戏。”卢铿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如是称,海尔地产不像其他企业到市场拼地,我们没有拿过地王,而是依托海尔很多资源,品牌、关系、资金,拿到很好的机会。
Q:海尔地产2009年的销售情况如何?
卢铿:挺好,我们(销售额)不是很大,但是成长却很高。2009年销售51亿元,是2008年的四倍多,刷新青岛本土房企历史最高销售业绩。
Q:您认为业绩出现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卢铿:首先是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不错,再加上我们在建造和营销方面的努力。应该说第一因素还是政策环境,政策环境的波动对房地产的影响非常大、非常明显。
我们希望利用海尔资源以及管理思想,加上海尔地产本身的创新能力,使海尔地产成为山东省第一,中国制造业背景下的第一。
Q:在战略上,今年海尔地产是否有新的策略?
卢铿:我们今年推出的项目是全新的。去年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项目是历史项目,今年除了济南、太原、重庆之外,推出的都是全新楼盘,而且每个项目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走的不是系列路线,而是品类路线。
海尔地产抱着开放的心态,对外不断确立新的学习标杆,学万科、学龙湖,追赶超越;对内通过承接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将海尔家电制造业精细化管理的精髓与地产开发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备海尔文化基因的管理体系、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夯筑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Q: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卢铿:比如说,我们和绿城合作的济南全运村项目,在一年零七个月内完成了78万平方米,全部是装修房还有五星级的喜来登酒店,济南全运村项目去年一年销售25个亿,占了全年业绩将近一半。
今年开始,经过我们的部署,所有的项目都进入了高水准的状态。如果说以前海尔地产做的项目是“迫击炮时代”的话,那么今年将过度到“巡航导弹时代”,今年新推出的每个项目都是高水准的,型号还不一样。
Q:接下来,有没有其他项目也是跟绿城合作呢?
卢铿:有这种可能,我们正在谈2013年沈阳全运村的合作,还在找地,双方都有继续合作的意向。
Q:是否还有跟其他企业合作的意向?与这些企业合作主要是看重对方哪些优势?
卢铿:另外,我们在太原的一个项目是跟北京雅世集团合作。应该说,绿城2009年(销售额)排第二,仅次于万科,很专业,规模很大,很有经验。而雅世在太原有一块地,我们也看中了他们的专业和经验。那个项目我们投资51亿,雅世49亿,在太原市中心,大概80万平方米。
合作上,具体操作有的会以对方为主,有的以我们为主,看项目、看区域、看优势而定,但是基本上都是我们控股。
Q:2010年跟去年相比,海尔地产最大的转变体现在哪一些方面?
卢铿:海尔地产以前在海尔集团是隶属于金融集团,现在是直属集团,成为集团的一级子公司。我们今年的转变很大,一个是产品的品质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第二个是(进入的)城市会从现在的6个(增加)到10个城市;第三是产品的类型会增多,产品的档次会提高,产品的技术也会集成得更丰富。应该说,去年完成的是“量”的变化,今年我们将出现“质”的改变:品质、品牌、品味。
Q:海尔地产计划进入的10个城市主要怎么布局?卢铿:一线、二线都有,像天津、青岛、太原等城市。三线的城市像山东省的烟台,甚至市县里。Q:一般新进入到一个城市到项目启动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卢铿:我们规定,从拿到土地到实证办齐是五个月。
Q:在拿地方面,海尔地产具有哪些特点?
卢铿:海尔取得土地资源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海尔的品牌高度、品牌价值、品牌知名度、品牌公信度是被各地政府所认同的,再加上海尔地产在项目、产品上的创意、创新,所以政府会比较倾向海尔的品牌和实力,喜欢我们的创意和产品。
我们从来不去参与抢地王,因为我们觉得那是一个不合算,也是不公平的,而且全国的地王,我估计能赚钱的很少。那是一种疯狂的游戏、一种不尊重土地的游戏、不尊重市场的游戏、不尊重人民的游戏。
Q:那您觉得全国各个城市出现疯狂拿地局面的主要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卢铿:我觉得地价的推高,主要的责任在政府,政府用了一种最轻松的方法,取得了大量的现金,推高了土地的价钱。对于政府官员而言,看到土地就是钱,就是现金,就是政绩的资源,而且来的最快,最没有风险,这是不负责任的。
出让土地是“招、拍、挂”三样,招标是最合理的,因为是带方案招标,政府最容易通过打综合分的方式来判断这块地给谁最合适,但是政府用了一种最轻松的、不得罪任何人的、拿到最高利益的方法,就是“价高者得”的摘牌和拍卖的方式,现在全国没有任何的地方用招标的方式。
政府卖地拿到这么多钱以后,应该去做大量的保障房,但是政府并没有这样做,政府做的保障房跟市场所需要的保障房数量差数十倍。
Q:09年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现象,就是大量国企进入到房地产市场,今年这种现象还会出现吗?
卢铿:这个现象绝对不好。在房地产行业上,“国退民进”是国家既定的方针,这一次的“国进民退”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因为国有企业比较容易拿到钱,而且国企大规模进入房地产市场,是违背国家的既定方针。我相信还会有另外一次的“国退民进”。
Q:跟07年调整相比,这一轮调控有最大区别在哪?
卢铿:政府从本质上是想平稳房价,不是想打压这个行业。07年是很想打压,09年是政府为了挽救金融危机造成的下滑,而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在拉拢市场,把房地产当工具用。现在房价上去了以后,又开始制裁,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政策导向是不同的。
现在地方政府绝对不想打压房地产,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城市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就打压了?而且打压下去的话,政府的财政不就断了?所以我现在其实一点也不慌张,就算物业税出来,我也不会慌张,经历得太多了。
Q:从开发商角度出发,您怎么看物业税?
卢铿:我觉得真正解决问题的不是物业税,物业税解决不了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供应土地,分类供应土地;以及政府大量投资保障房,把保障房和商品房分开。
现实存在地问题是土地供应量很小,而且政府在保障房方面下的功夫太少,政府赚了太多的钱,根本不想搞,也搞不了。物业税绝对不是“杀手锏”,如果物业税是杀手锏的话,会让房价出现一种破坏性的改变,这个对谁都不利,因为现在毕竟绝大部分人已经有了房子。
Q:您如何看待今年楼市的走势?
卢铿:2010年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上半年会继续不错,下半年会竞争激烈,价格会逐渐地平下来。
因为上半年供应量不大,下半年供应量会很大。如果物业税出台的话,整个行业会出现很大的波动,不过,我相信宏观经济没有好转的情况下,物业税不会轻易地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