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CHINA公社是一家从投资到设计都完全出自中国本土的设计酒店。老板认为中国人的居住文化是以家和亲和为主线的宗族聚合文化,于是酒店选取了两种最能代表中国居住的“和合”文化的建筑元素——土楼和四合院。
没有大名鼎鼎的设计师,也没有显赫的外资背景或酒店集团后盾,青岛CHINA公社是一家从投资到设计都完全出自中国本土的设计酒店。
CHINA公社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餐饮空间为主的土楼,另一部分是以客房为主的L形四合院式建筑。客房部分的前身是青岛华光包装容器厂,但是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旧工厂的影子,外墙和玻璃窗已经被灰瓦的纹理覆盖,唯有层高的不足显出曾经的厂房痕迹。
破土动工之前,CHINA公社的老板牛虎军对于中国居住文化的内涵作了深刻思考。最终他发现,中国人的居住文化是以家和亲和为主线的宗族聚合文化。于是,CHINA公社选取了两种最能代表中国居住的“和合”文化的建筑元素——土楼和四合院。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标志物,最初是带有抵御性质的城堡式住宅。虽然外部是硬梆梆的土结构,可内部却别有洞天,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设计师在重现土楼奇景时,将材料由土变成木,原木质感既有创新又体现了原生态的意趣。外围墙壁由300多组门窗闭合构成,在天气温暖的夜晚,这300多组门窗打开之后,灯光又组成另一幕惊艳的效果,给土楼这一古老建筑披上了现代风格的外衣。
土楼共分三层,高高的吊顶只用了透明玻璃遮挡,抬头仰望能看见蓝天白云和飞鸟落叶。这种“天人合一”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通透特色一直延伸到客房部。用厂房再现四合院貌似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设计师讨巧地抓住了四合院的精髓:没有天井,就把封闭的楼顶变成玻璃顶,让阳光可以洒进阁楼;至于中间客房的采光问题,设计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贯穿四层楼高的共享空间,顶部设有采光天窗。既是对传统四合院的颠覆,也是全新的诠释。
与传统建筑相对应的,是CHINA公社内部装修的中国传统元素。走进CHINA的大堂,迎面就看见上前方悬挂的白底蓝竹瓦片。贯穿接待大厅始终的是对皮影文化的新发挥:接待处墙壁上透明的亚克力板表现的是一个古代女性人物的皮影造型;走道一侧数个长方体油布灯罩里,将来也会装进皮影;客房某些公共区域的空白墙壁上,同样喷上了皮影主题的装饰画,让居住者的视觉感受不那么单调。有的客房里也有大块的白色木雕镂空皮影人物造型,传统文化经过这样的变换之后显得非常具有现代感。客房的墙壁上粘贴的都是一块一块的宣纸;盥洗室的移门也是油布制作;每个房间浴室的高压水泥板墙壁上,都有艺术家的信手涂鸦,或是清溪莲藕,或是戏曲人物;每间客房的床上,都摆放着以布老虎为代表的布艺,虽是简单的装饰元素,可依然不妨碍客人在紧凑的房间里进行一场传统文化的探索之旅。
为了和通常意义的星级酒店区别开,CHINA公社的客房分类也很有特色,有专属于女性私人空间的名媛美庐,有商务洽谈会晤的和商宾馆,有充满景观味道的园林小宅等等。每间客房的房间号指示是一盏灯笼上的中国大写数字,客房房门涂刷的是灰色裂纹漆。通往园林小宅的狭窄楼梯是一级一级错开的,不会让两只脚停留在同一平面上,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Design highlights小型客厅
设计师考虑到中国人对于主桌文化的热衷,在大多数客房里都设置了适合朋友聚会的小型客厅,配有小茶几和舒服的座椅。当然也可以用作办公用途。
水域
通往客房入口走道从一片水上经过,水中有用灰瓦拼砌的CHINA公社大字。水域从室外延伸到室内,加上陶缸、竹子、卵石、麻绳、金鱼、荷花的随意摆放,很有室内外融为一体的感觉。
Must try大堂茶座
土楼一楼是大堂茶座,可以喝茶吃自助餐。身处其中如同置身大自然中。采光很好,八仙桌、改良明式圈椅、鸟笼灯等等都让人感到齐鲁文化的儒雅风范。
家具
客房和公共区域的大多数家具都可以通过酒店买到,甚至是床上的布老虎。CHINA公社的老板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建立一个齐鲁遗产民间艺术博物馆和CHINA公社生活馆。
·北京:一座失去建筑哲学的城市 09/12/06
·土地出让:21年土地供应变革回顾与反思 09/12/02
·“煤老板”4.88亿团购冠城大通旗下楼盘 09/11/12
·北京开会杂记 09/11/10
·礼仪之邦 09/11/02